这些真的比人更重要么?
(2010-12-01 17:38:04)
标签:
房价世博会亚运会上海火灾准备金率整体景观城市形象贫富差距城管文化 |
文:笑镜
倡导城市化这么多年,中国所谓的规范化越来越笑里藏刀,说是构建和谐社会,可你稍微一皱眉一呲牙,他就硬拖着你后腿,狠命的朝你大动脉上扎刀。放你的血,要你的命,最后你还得落个坏名声:小兔子不乖。
现在这么多宜居的城市,这么多人性化的城市,这么多到处去打榜的城市,可是说到底,再好的城市也只是一部分人的城市,有些人注定是过客,有些人强留造成的结果就是无依无靠无心无望的漂着,媒体说他们是城市的浮萍,可曾经青春年少的他们带给这个城市的比浮萍要多,舆论说他们是城市的杂草,可是他们并没有枯萎,他们干掉的只有对美好生活的期望而已。
经济萧条的当下,水面上漂着的可不止是浮萍了,很多城市里长大的穷二代也变成了无根一族,房子买不起,工作不稳定,人脉打不通,运气逐渐远离这个群体,这些人和浮萍纠缠在一起,覆盖了整个水面。不管城市有着什么样的头衔,什么样的初印象,一旦走进这个城市,融入这个社群,认真观察这个生活圈,你就会发现,再宜居的城市也不再宜居了,再人性的都会也不再人性了,那些各大榜单上的状元榜眼探花,其实也都只是一塘散发着恶臭的死水罢了。
这些年,城市里诞生了很多新名词,可是这些东西真的比人的生存更加重要么?
城市形象
城市形象是做给谁看的呢?这是困扰我的一个问题。按理说我们是城市的主人,城市的形象应该按照让城市人舒服的状态打造。可是我们的城市就像是高级的坐台小姐,不管有用没用,非要浓妆艳抹一番,没奶的还得硬隆乳,没臀的还要硬丰臀,双眼皮也割了,肉毒杆菌也打了,该整的、能整的都整齐全了,也许这专业的形象带来了不少生意,可是我想问问这小姐:你觉得真的舒服了么?
这种表面功夫能持久么?
单以安居来说,那些口口声声叫嚷着城市形象的官僚们,你可知中国的城市根本连规划也谈不上,还奢谈什么城市形象?各个单位在城市四处占地为王,没效益的卖地租房,有特权的更是变本加厉,居民小区星罗棋布,有什么规划,还不是谁家的祖坟谁的孙子占?所谓的规划无非是打补丁,乔麻烦,修破损和平撕咬。
修二环、三环就是城市规划了?建地铁、轻轨就是城市规划了?且!
城市无形象,只有一个大概而已。可就是这个大概,就要很多人成为了异类,“拆呐”国的施工大队最近是刀光剑影,九阴真“精”,“拆呐”的小民们最近是风声鹤唳,惶惶不可终日。
整体景观
这个字眼最近很流行。我们的城管部队似乎就是这个字眼的守护神。小民的营生大都成了有碍观瞻的异物,作为城市的白血球,一味吞噬毫不留情的城管老爷们是毫不手软。于是,整体景观清净了,可是小民们怎么活呢?
说白了,贫富差距终于到了一部人碍着另一部分人的那一个阶段了,下一个阶段很敏感,这一个阶段看起来很含蓄。
为了整体景观,城市不仅仅在清除异物,也在摘除组织,像是夜市这种生气勃勃的组织,也被当做癌症肿瘤让我们伟大的城市医生给切除了。可是,夜市真的碍着整体景观了么?我倒是觉得夜市才是整体景观里最人性的一部分,可是如今夜市销声匿迹,夜景真那么美么?光秃秃的大街我轧个屁啊?
城市的医生们只是在下了班、吃过席、应酬完、按摩后开着小车路过的时候在路上多停了三五分钟,就理智的恼羞成怒了,他们一纸批文,一群人的营生,一群人的乐趣,一群人的精彩就那么没了,本就没有什么夜生活的中国城市,只剩下叫床的和叫骂的了。
几纵几横
中国人就是好这一口。为了凑一个好听的名目,中国干的瞎事儿多了去了。
像是济南的BRT,想要搞懂他还真不容易,为了一个头衔,为了一个口号,济南的交通多少次的节就了这个不便民的存在。
这种事儿,在中国已经成为常态。受苦的是谁?还不是牵来遛去的老百姓?
城市里怪异的产物越来越多,也许对于某个阶层的人来说,另一部分人也是怪异的产物。暂且不谈人与人之间的隔阂,把这些城市里所谓的大事儿都放到台面上,我就想问:这些真的比人更重要么?
假如有一天这些人被挤出城市,他们又能去向何处?流浪?可是这块土地上,哪里不是这个样儿呢?
——城市形象,整体景观,都市规划,这些当然很重要,非常重要,可是放在管理者面前的是更人性的一个问题:如何在人性的情况下完成城市现代化的建设!只有这样,城市才能孕育健康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