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的三个阶段

标签:
两性情色名画艺术评论大众性流感房价蚁族2012女人克里姆特文化 |
忘记是谁说过了:所有的艺术都是情色的。
也许不止一个人这样说过……
(女人的三个阶段)
尽管很多人在推,可我始终不认为媒体运作是一门艺术,因为大众性最符合媒体的中庸之道,可真正的艺术从来都不是中庸的。就算是泛滥于媒体的情色,也是大众的,既不刺激也不黏腻。
单说媒体,其实媒体的成长就如同女人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她还是可爱的婴儿,每天都有让人惊喜的成长,没天都有意想不到的突破,这个阶段,她可能成为任何人,于是在婴儿期的媒体任何人都能看到自我的影子;
第二阶段媒体进入了青春期,她叛逆,她跃跃欲试,她对于美好的事物有着让人垂涎的冲动,这个阶段,她开始蜕掉身上的那层保护的外壳,这个阶段任何人都想要参与进来;
第三个阶段媒体进入了成熟期,她磨掉了棱角,她长成为固定的模式,她为了维系自己的魅力,必须不断的丰富自己,提升自己,必要的时候她需要孕育生命,让生命在另一个起点重新开始蜕变;
阿里巴巴和新浪就是成熟期媒体的最佳模特,围脖就是新浪去和黑人推特先生滥交生下来的超级混血儿。
媒体女人般的三个阶段和情色有什么相关么?当然有,婴儿期的媒体需要情色来吸引眼球,青春期的媒体需要情色来引发讨论,而成熟期的媒体本身就成为了情色的载体,情色成为媒体的一部分,成为言论的一部分,这才是媒体的终极形态。也只有这样,媒体才看起来有点艺术性了。
古斯塔夫.克里姆特曾经画过一张名画,题目就叫做《女人的三个阶段》,虽然针对这幅画有过很多的艺术评论,可我总觉得不对味。
很多人认为女人的第三阶段是衰老,可是图画里表现出来的远比这个残忍,在艺术家看来,色衰本身就是女人这个概念的极限。衰老,不管是男人、女人,那都已经和历程无关了,剩下的只有结局了。
丧失了可能性,就不再属于人生!埋葬了激情和热情,人生也就断电拉闸了!极端么?这就是我自以为艺术的认知。
女人身上有很可悲的一个特性,那就是阶段性缺损,男人成熟之后可能还会保有幼稚的一面,可是大多数女人一旦成熟,就会和幼儿期和青春期的种种一刀两断,她们的人生是粒粒分明的,而男人的人生远比女人来的复杂。
比起男人,女人更残忍,她们更容易阉割自己的梦想,破灭自己的幻想,甚至于摧毁自己的普通想法,她们比男人更容易和这个世界混为一潭。说好听点这叫付出,说不好听了这叫自虐。不断的成长、成熟会蚕食她们本不坚固的自我,当自我被完全吞噬的时候,她们所谓的爱也就失去了根基。她们就彻底堕入女人的最可怕的第三阶段:被掏空的人生。
在男人身上,就没有女性这突出的三阶人生。
我一直以为,男人的人生更女性化,而女人的人生更男性化,这些也许就传统观念产下的怪诞吧。
看透这幅名画的内在含义之后,女人应该学会:上联,爱自己,下联,爱自己,横批,爱自己!
——笑镜 摇身一变 妇女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