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BBC根本不了解中国

(2009-05-10 08:36:18)
标签:

bbc记者

512倒塌校舍

房价就业中超

h1n1流感病毒

汶川大地震

高考就业

文化

BBC根本不了解中国

——512祭文之一

笑镜

BBC根本不了解中国

5月8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512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答记者问。其间,BBC的记者问到了关于地震中倒塌校舍的调查情况,还有总理承诺的彻查和严办的落实情况。有人觉得,这个记者问了一个中国记者不敢问,问出结果也没法登的问题,其实不然,中国记者根本不屑问一个答案昭然若揭的问题,这就是中国的国情,问这样的问题只会凸显自己的愤世嫉俗,而这可不是一个记者应该有的素质。我只能说,BBC根本不了解中国,不过我也要感谢外国媒体的不了解,正因为如此,中国才需要做更多的形象工程,不管份额多少,分布如何,有总是胜于无的。

建设部的司长就是有水平,比起某些地方公安系统的发言人可强太多了,他绝不可能说出俯卧撑、躲猫猫这样的屁话。老唐先是蜻蜓点水的略过事实陈述的部分,然后直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开始重复一些我们早就听厌了的官话,这太极推手打的实在熟练,他交代了人人皆知的地震危害,也给出了调查石沉大海抑或是从未开始的前因后果,最后还是不出人意料的把重点落在了问题之外了。每个人都知道中国这次应对灾害和善后的情况,可以说政府完成了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可是BBC的问题并不在此,老百姓其实也是想要了解校舍的问题的。

没有答案,这就是最好的答案。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们不应该不了解自己的国家。说白了,建抗震级别8级的建筑也许不是难事,但建立一个抗震级别8级的城市就太难了,国家的经济达不到,中国城市的现实情况也不允许,从零开始也许还靠谱,可是把既有的城市推倒重建,这绝不是朝夕之事。

这些我们这些老百姓都能了解,现在问题就是纠结在BBC记者问的一个细节上:为什么政府大楼屹立不倒,而学生们却要倒在废墟里流血等死?

笑镜不是愤世嫉俗的人,也不觉得孩子的命就比政府官员的命值钱,而且政府大楼有其巨大的城市职能在,这职能里也包括了应对灾害和救援召集等等,可以说,政府大楼固若金汤,对老百姓是一个好事、一个幸事。可是从另一方面来看,对于老百姓,政府大楼和居民大楼就是阶级的框框,他们也不愤世嫉俗,只是现实太残酷,残酷到让老百姓有这样的感觉:为什么我们的孩子的命就那么不值钱?看看那些倒塌的校舍,看看救援人员拖出的一具具尸体,看看那些虽然被救却不得不面对残缺的人生的孩子吧。就冲这些,老唐的态度就不该这么官僚。

可是,在中国这样的情况太普遍了,钱都花在了刀刃上,而刀刃越来越锋利,也就没有人敢说什么了,到现在,人们早就习惯了,所谓的腐败,根本没有什么可调查的,看一看那些政府的高楼大厦和写意的用地政策,再看看学校是如何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吧,现在很多学校的操场小的连遛狗都跑不开,以前看过一张图片,学生们站在楼顶的天台上做广播体操,好在是校舍顶楼没有烟道,不然那股子屎尿味就让学生更加悲惨了。

其实,总理还蛮惨的,他不可能事必躬亲,不可能参与到调查的细节中来,中国太大了,事情太多了,而且当下的中国面临的危机太多了,作为一个领导人,眼光不可能单单放在安抚民心的救灾上,他需要更多的展望未来,放眼国际。于是乎,所谓的承诺也就成了泡沫,毕竟事情都是底下人去做的。调查?也许中央的高层不必担心,可是调查的线越往下,事态就越搞笑,为什么我要说搞笑呢?你们见过责任人调查责任人的么?这也是中国廉政的一个弊病,肮脏的线头很多很多,可是扯到一半就不敢再扯下去了,没准一使劲,就扯出个部委领导,没准再使使劲,天都扯出一个大窟窿来。

 

写这篇文章,距离512祭奠还有两天。

BBC不了解中国,所以问了一个无法解答的问题,我们的唐凯司长给出了一个官方的便准答案。笑镜纠结的是,外国媒体不了解中国,这并不可怕,他回国做他的狗屁文章,不管是指责我们的官僚,还是辱骂我们毫无人道,都无所谓,反正眼不见为净;可是,重点来了,笑镜有一个问题不吐不快:

BBC不了解中国,那政府的高层们,你们了解老百姓的想法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