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用价格筛顾客

(2009-02-21 17:30:37)
标签:

古玩市场

商贩

地摊

踅摸

物件

文化

用价格筛顾客

笑镜

   摊的买卖,流水的顾客,不厌其烦又千奇百怪的询问,从天到地跨度极大的杀价,三成的外行,四成的半瓶子醋,两成的油子,还有一种就是成了精的那一种,敛起货来让人看着心惊胆颤,这就是古玩市场地摊客每天需要面对的。

 

    成了精的老油子买东西不含糊,这类神仙济南虽然不多,但总也有几票,穿的破破烂烂,推个破自行车在人群中呼喝着前行,完全不把其他人当成阻碍,仿佛在自家床上翻滚一样随意,胳臂上挎一个上世纪六十年代的大队书记黑人造革包,脱线严重,拉锁早就毁的不成样子,在人群中三不五时的和周遭的商贩打着招呼,地摊客不断的站起来奉上香烟,和他打着哈哈,可他的眼睛始终在地上踅摸,扫一遍没有新东西把烟卷往耳朵上一架就要走人,这时候商贩们才会打开他们的小宝库,把新收的物件奉上来供他把玩,老头子正反里外看上三遍,喜欢的话丢下钱就走,连给商贩划价的余地都不给,最酷的就是东西还不拿,只是随意的撂下一句“转一圈回来拿”,随即继续推着破车开始扰民,周围的人大都投以羡慕敬仰的目光,古玩市场以貌取人、待貌而沽的准则在一瞬间崩塌。

 

    久而久之,终于有人了解老油条的底细,原来是退休之后还能拿8000多的老干部,别看他邋邋遢遢的一幅打扮,身上带的钱可比大多数年轻人都要丰沛的多,可他买东西却能把价杀到最低。这种懂行兼具拿货实力的老人,也只是一小部分商贩的最爱。

 

    在古玩市场转久了,总会得到这样的结论:别以貌取人,别小看老人,老人成了精不得了。同样的事发生在证券市场,多年前同学去开户,看到旁边一老太太其貌不扬,最终不知道同学怎样了解到老人的帐户金额,百万当量把我同学惊得是花容失色,之后当他迈出交易所回头再看这个老人的时候,他说那老人的背影让他想到了埃及艳后。我擦倒。

 

    用价格筛顾客是不错的方法,如果每分钟都要面对一个顾客来咨询,再有耐心的人也会疯掉的,不懂得用价格漉网的小贩每天总会发几次彪:“来来来,回来,我一块钱卖给你,来,回来!”古玩商贩一旦斗上气,场面就会变得很尴尬,如果他们没长眼碰到强人,早收摊以免被捶一顿就是接下来的动作了。

 

    也不是什么摊位都能用价格筛顾客,这种方法有个大前提,就是摊位有开门入眼的真物件,如果是在古玩市场买木雕水晶之类的,也不比用价格唬人,破玩意到处都有,价格也都门清底漏,谁也吓唬不了谁。

 

    用价格筛顾客大概就是把价位定高,然后吓退外行的做法,如果遇到无脑肥油口袋里有米,那顺便轧一刀也是满惬意的事情。

 

    今天看上两件家伙还蛮不错的,可惜价位太虚,压也压不下来,等明天市场快收了再去看看,看能够搂回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