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祖
(2008-10-07 16:44:14)
标签:
宗教佛祖佛教净饭王养分悉达多笑镜文化 |
无论我学习什么,我都会质疑他们,我内心有一套不成文却泛滥成灾的逻辑,会很快的把刚刚摄取的新鲜知识吞没。这种消化非常浪费,它会把一切无关此逻辑的养分剔除掉,对于我,就等于花了别人一倍的时间却至吸收到某一种养分去组织化某一个部分,使之更强壮,更完善。可是我也不能肯定,这一部分是不是对我的人生有益,是不是能让我快乐起来。
十一长假,我读完了一本佛学典籍,不知道是什么触发了那套固有逻辑的运作,反正这次阅读开启了我很多新的视窗。这次,我质疑的是佛教的起源,这是非常敏感的话题,我也只能用寥寥数语轻描淡写的带过。
佛祖本是太子,后世的顺治皇帝貌似没能拷贝佛祖的人生经历,佛祖苦修多年,未曾悟道,喝了美女送来的牛奶、吃了奶酪之类的“保健品”,终在菩提树下悟道,悟道之时已经三十多岁了,诸多版本暂不考究。佛祖的前五个弟子就是初期伴随他的苦修五人组,也是佛祖的皇亲,第六个弟子是贵族子弟,然后是该子弟父母成为优婆夷和优婆塞,这贵族应该是当时一个城邦的第一商人;然后佛祖的一竿子亲眷都信奉了佛教,当然后来还有异教的皈依和恶人的皈依,用句比较不敬的话就是黑白两道通吃;如上种种,加上净饭王、甘露王和白饭王的归依,佛教初成规模已经是涵盖了某个国疆的大部分高层人士……当时的尼泊尔阶级统治还很森严。这个句号来的突兀吧,恩,就这样句住吧。反正,这是我的博客,文法和断句随我所愿。
我为什么要句住?因为问号的繁殖速度堪比乳酸菌,我自己有时候都奇怪,为什么别人信奉佛教的原因居然成了我质疑佛教的起点?最后为佛教的起源追加一个有趣的注解:佛教的传播方式是“游行化教”。再次突兀的句住。
我的笔记本上有很多红色、蓝色的注脚,我想我会带着问号看下去,并且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