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笑镜魔兽阵法 |
文/笑镜
《斯巴达300勇士》这片子已经坨成一团烂在网络的每一个角落了,被过分夸大的斯巴达精神不能掩盖其惊人的视觉效果,这部片子已经脱离了史诗电影的轨道,在我看来,他更像是好莱坞的一部武侠巨制。抛开这些不谈,我要谈的是斯巴达长矛方阵,影片里勇士们得以固守温泉关的阵法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这就是后来亚历山大以少胜多摧毁波斯帝国的神兵利器之一。
斯巴达方阵依靠的就是矛长盾坚和如铁的团队精神,影片中在刻画这种阵形的防守威力上并没有过分夸张,相似的阵法,在亚历山大东征的过程之中,波斯铁骑甚至印度象兵都是这种阵形的手下败将,盾矛方阵在冲锋的时候由于青铜长矛带来的巨大惯性,其势摧枯拉朽,而在防守的时候长矛可以有效的隔离敌方近身,即使近身,可以遮盖身体的方盾长城也让刀枪少有用武之地。记忆里另一部经典影片《勇敢的心》里,威廉华莱士带领的英格兰部队,也用类似于长矛的削尖的大树来对付敌军的铁骑,那个场景也是该部影片最激动人心的地方之一。
当时希波战争时期的波斯帝国部队的战士和亚历山大东征大流士时候所遇到的波斯战士都是相当彪悍的。可是在阵法面前,单单彪悍是没有用处的。历史上以少胜多,多胜在谋略,游戏里以少胜多,同样如此。
说了这么多,我想表明的就是无论在游戏里,还是在真实的战场之上,阵法阵形都是克敌制胜的法宝。当即时战略游戏已经被暴雪的声名笼罩的时候,我要把另一个经典从人们的记忆深处扯出来——帝国时代2。微软公司带给我们的不单单是世界上最普及的操作平台,他们的另外一个巨大贡献就是史诗般宏大的即时战略游戏帝国时代,其2可以说是单机游戏的一个颠峰,其波澜壮阔的场景和多个历史文化的本色呈现可以说是暴雪难以超越的,可惜后来的《帝国与罗马》、《地球时代》之流的作品没有继承优秀传统,可以说是堕落了,而帝国时代3对配置的苛刻要求和对中华文明的阉割,直接导致了中国玩家的流失。不过话说回来,早期的pc游戏玩家有谁没玩过帝国时代2,可是,谁又玩过正版的帝国时代2呢?
可笑的是,我都没见过正版的帝国时代。我的收藏品里永远少一套帝国题材的模型玩具,类似于兵人的那种塑胶模型玩具。
最近我重温了帝国时代2,每一次从新接触都有新的感慨,以前我并不太在意帝国时代2的阵法系统,在研究了斯巴达方阵和希腊神话里关于阿卡琉斯的战斗阵形之后,结合最近在玩魔兽的时候对于阵形的一些心得,我开始更注意阵形的重要性了。经过敌国时代2的模拟,如果兵种配合合理,阵形稳固并能即时的前后轮换,并且依托有力的地形地貌,300人是完全可以抵挡住两万人的攻击的。当然,这只是在游戏里能够达成的。
据史料研究,温泉关战役斯巴达一方绝对不止300个肌肉膀子,而真实的战斗比例应该是7000比10万,300:20000和7000:100000看似比例差不多,可是基数天差地别,7000人的部队如果轮换得当,依靠天险绝对有可能抵挡住10万人的攻击,可300人,是没有什么轮换的余地的,真实的战争毕竟不是游戏,没有什么灵丹妙药和回复光环吸血光环,300人,不抗造。可悲的民族自豪感啊,我就不明白了,为什么这些具有泱泱文化的古国,却无法摆脱大国小民的卑微心态,可悲啊。
回到魔兽争霸里,地形对于miss率和速度的加成是众所周知的,结合地形而摆出的阵形的威力也是显而易见的,乍一看,也许魔兽争霸更像是一个一人操作多人的rpg游戏,可是在两军对垒形成僵持的时候,阵形和阵法(部队排列组成之类)这些即时战略的要素就体现出来了。
令我遗憾的是,阵法和阵形的优势,只是体现出来而已,却没有发挥淋漓尽致,不过这里也有让我兴奋的点:暴雪的魔兽争霸系列,还有提高的余地。
帝国时代,像是真实里的战争;
魔兽争霸,像是神话里的战争;
两者我都喜欢,魔兽争霸阵法篇,却没有提到在游戏中如何派兵布阵,真是失误,下篇再写吧。
最近更新的较慢,因为一边有稿子要写,一边还要从新开始打理自己的生活,实在是忙乱啊,北京之行恐怕泡汤了,这多少让我多少有点挫败感,久疏职场的我还要重新调试心情,实在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因为从现在开始我要做很多我不想做的妥协,做很多我反感的事情,比如拿陈糠子烂谷子证明现在的自己,比如要努力的控制自己的想象力。ok,来吧,良心、道德、梦想、自我都在我兜里,坑儿我也挖好了,你call我,我埋他们。
没办法,这就是生活啊。
前一篇:另一个最后一次
后一篇:人老 猪黄 美食 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