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笑镜
笑镜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3,989
  • 关注人气:52,7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医院见死不救,死者的呐喊

(2005-12-23 00:03:20)
据《新京报》12月15日报道,从齐齐哈尔市来北京打工的王建民,12月11日晚因腹痛吐血,被120救护车送到北京同仁医院,因无钱治病,打了止痛针后离开医院。12日晚,患者因呕血,再次被送往同仁医院就诊,在一楼走廊厕所门口的担架车上疼叫半夜,并且大口大口吐黑血,但医生称:钱送来了才能治疗。13日晚,王建民死亡。
 
滚动新闻里闪过这条信息,我不由得放下手里的书。刚刚更新了博客,我又回到了博客。
 
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医院到底该不该负起救死扶伤的责任?弱势群体的口径应该是齐刷刷的指向“应该”,作为这个群体里的一员,我这次却选择沉默,医院不该是国家不健全的救助体制的替死鬼,尤其是在这个经济形式复杂的时代,民营医院是无力抗起“救死扶伤”的匾额的,即使他们想过,他们也会被弱势群体的数量吓退,这样的先河在民营医院里是绝对不会开口子的,理由很简单,医院不是人们理想里的殿堂了,医院是营利机构。医院具有救死扶伤的能力,而不具有救死扶伤的义务了——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再来谈国有的一些大型医院,我认为他们作为国家直属的单位应该在社会保障体系里充当一个主要的角色,救死扶伤对他们来说,不但是能力,而且是义务,但绝对不能是他们如今恃仗的权力。
 
没有人能玩弄别人的生死于股掌之上,生命对于很多人来说是最宝贵的东西,某些医院的行径是对人性的亵渎。我生命里最珍贵的是信仰,我的信仰就是人性至上,像我这样的人还有成千上万,我和他们都被这些龌龊行为亵渎了。所以我们激愤。
 
在我们这个城市济南,新闻里常常会有类似的报道——某某领导下基层去慰问贫困的群众,并发放救济金——这里的救济金就是社会保障体系里的重要一环,而如今这个时代,我们的国家缺少的是医疗的救助基金。也许这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大问题,假如国家真的许诺,那这个资金从何而来,这个资金又如何运作。看起来如今医院“见死不救”的案例并不多,但是一旦国家允诺了,那这将有另一个对人性的考验——骗医,我们谁也不敢保证这样的情况不会出现。另一个方面,如今见死不救的情况虽然不多,但是看不起病的人却是超多,这是这个资金的潜在占用者,国家不能不去考量。
 
在抱怨国家体制不健全的同时,我也想给国家出点招:先建立一个基金,起个好听的名字如救死扶伤基金(有够俗气),然后国家完全可以统计一个国民档案,以家庭为单位建档,把中低收入和无固定收入的人群划分出来,通过统计,把家庭分为无抗病负荷能力家庭、微抗病负荷能力家庭…然后设立可以激活救死扶伤基金的病种和特殊情况,剔除一些致命的慢性病,剔除一些不可抗的特殊情况…然后再设定激活的时间条件或者紧急程度条件…最后还要设定基金的维护制度,就是防止个别人明明有诊疗能力却来骗医的情况…我想这样应该会把国家的投入降到最低了吧。(一声叹息,哎,我也不懂,只能怎么想怎么写)
 
我以前听说过一句话,叫花钱买平安,这是针对人来说的,要是针对国家来说,就是花钱买安定,花钱买祥和。我早就明白“救死扶伤”是空话,但他应该能从某种程度上实现,一能体现国家的人性,二能体现制度的健全。至于美德不美德的,等几十年以后再说吧。
 
希望看到这个文章的人也出谋划策,光唏嘘感慨没用,光怒斥不平也没用,想点有用的办法,也算是对的起我们的人性,我们的良心,也算是对弱势群体做了一点好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