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死,最近正在组一篇稿,就是关于网络游戏的,今天吃饭的时候看了这个节目,让我觉得很别扭,沉溺于网络游戏的一个少年自杀了,留下一封像模像样的遗书,抛开同情心不谈,我要谈一谈网络游戏和人的生死。
人之所以自杀大抵有这么几个理由:1,生无所依,依恋也好,依靠也罢,反正就是从社会性来说,人找不到了生存下去的理由;2,走投无路,这个自不必解释,是人都明白;3,以死谢罪,这个在当今社会仿佛已经绝迹了,至于说这个小孩子觉得自己对不起父母,以死谢亲恩的话,也讲不过去;4:错误引导,说催眠也好,说错误引导也好,这些都是高层次的犯罪,一句半句也不能说明。
按照如今媒介的言论,仿佛自杀出了个新原因,就是沉迷网络游戏。这纯属狗屁言论,为什么中央电视台不找两个有料的心理学家来阐释这个问题,网络游戏何罪之有?我不爱网络游戏,但是我看网络游戏蒙冤,我看不下去了。
一个孩子,为什么去玩网络游戏,要么是精力过剩,要么是在现实世界里找不到一个平衡的点,缺少社会认知感,缺少和人的交流,于是当乍一接触丰富多采的网络游戏,马上被吸引了,因为网络游戏,可以给他们以身份,他们可以轻易的在游戏里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他们找到了快乐。不能讲太多,因为最近组稿还缺料。
在网络里被认知,比在现实社会被认知容易的多的多……
网络游戏是有生命的,当网络游戏的乐趣被孩子发掘殆尽,那孩子从有所依,到无所依,这个落差足以摧毁一个幼小的心灵!他们会问自己,难道我又要过以前的生活了么?我又要被忽视,被蔑视,被无视么?
那种茫然是会杀人的!
在这样的心理作用下,孩子选择了自杀…………
这才是自杀的动机或者说原因,国家级别的电视台,居然把罪过全部归于网络游戏,这也太盲目了,我对中央台无话可说。
至于遗书,遗书里说是网络游戏之害,说是沉迷游戏不能自拔,一个孩子懂什么心理意识?他只知道,曾经快乐,如今虽然不快乐,但是却离不开了,也许是因为现实更冷漠吧!
国家假如想要杜绝类似事件,应该从孩子的生活抓起,让学校给孩子以爱,给孩子以关怀,而不是让孩子从小就感受到三六九等!
太纯真也就意味着太脆弱,孩子之死,不是网络游戏之殇,而是国家之殇,教育之殇!人性之殇!!!!!
前一篇:这边的我,那边的我(随手续一首)
后一篇:活在错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