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艺术|教师教育教学的20个“智慧技巧”

标签:
陈继英人生语文新思维 |
分类: 职业培训 |

1. 首先要交给学生一把开启知识的钥匙。
4. 和学生一起成长。
了解每一个学生,相信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学习每一个学生,爱护每一个学生,欣赏每一个学生,教好每一个学生......
5. 学习在于感悟,教育在于感动,管理在于感召。
6.
教育是一种启迪,是引导而不是强迫;教育是一种激励,是表扬而不是责怪;教育是一种期待,是熏陶而不是浇灌,教育是一种关爱,是关怀而不是溺爱,教育是一种给予,是理解而不是放任。教育无法用量表测量,不能用金钱折算,我们应该用心去体验其中的乐趣。
7. 教育是良心工作,办好一方教育,服务一方百姓,成就一代孩子。
8. 新知识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课本放手让学生阅读,重点、难点和疑点放手让学生议论,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结论或中心思想等放手让学生概括,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知识结构体系放手让学生构建。
9. 深入学生、调动学生、鼓励学生、成就学生、感动学生。
10. 关注每一位学生的生命成长,让校园成为师生的生命乐园。
11. 教师要善于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给学生发言的机会,还可以把举手发言变成小组讨论,然后选代表汇报讨论结果,代表要适时更换,不要固定。有的学生发言占用时间过长,影响其他学生的发言,对此,要有时间上的规定,表述要简洁明了。如果有的学生说起来没完,教师就要提醒,甚至请其暂时停止发言。总之,要尽量多给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
12. 课堂上学生的笑既是一种愉悦的享受,也是一种对知识理解的表露。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恰如其分的、比较幽默的语言,常常会引发阵阵笑声,这种幽默往往会比清晰的讲述更有吸引力,它会使学生在这种轻松的氛围中理解概念,更会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爱。
13. 欣赏学生。使学生获得一种被关注、关爱的情感满足,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过程中,始终伴随着理解、信任、友爱、尊重、鼓舞的心理体验,通过老师的赏识教育,也能学会去欣赏别人,这对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
14. 揣满了“高帽子”走进课堂。赏识能激发人的潜能,赏识能使人心智开启,灵感涌动。
15. 用爱唤起每一位学生心底的学习热情是教师的重要责任。16.
爱心贴近童心,它会让学生爱学、乐学、好学。
17. 决定课堂的因素有很多,都学习别人是不可能的,也不一定能真的提高成绩。但是,抓住其中适合自己的一项,下决心着力去改变它,就一定会提高……
18.
无论是什么教法,都要以兴趣和效能为基准。19.
我们的教育不能牺牲今天的生活质量,来换取明天的高成绩。我们要关注孩子们的学业成绩,更要关注取得成绩的方法和过程,更要关注孩子们的全面发展。
20. 三讲:讲重点、难点;讲易错点、易混点;讲易漏点。 三不讲:学生自主学习能学会的不讲;学生合作学习能学会的不讲;老师讲了学生还是不会的不讲。
21. 教育就是当你把一切的知识都忘光的时候,剩下来的那些东西。忘光后还剩下什么?就是学习的能力。
22.
留点时间让自己多读点书,留点时间多多思考;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思考,让学生亲身实践、探究;把问题抛还给学生,在合作学习中解决。
23. 为师之道“三境界”:第一境界:精通本学科知识,能够教会学生学科知识。第二境界:做一个教育良师,给学生以心灵关怀。第三境界:做一个人师,给学生以人文关怀,引导学生成为“大写的人”。
来源:引领卓越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