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解析:怨妇

(2012-11-04 15:21:48)
标签:

婚恋情感

女人心理

心理咨询

全职主妇

家庭情感

情感

分类: 心理探询
文/红茶紫烟
 
无论什么样的女人,都不爱听谁说自己是个怨妇,哪怕她已经名副其实地怨了很久。道理很简单,做怨妇不好,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其实现实生活中岂止只有女人才抱怨,不少男人也有很多抱怨,于是他们也会被叫做怨男。
 
从心理角度看,不自觉地成为了怨男/怨妇,那是因为什么呢?我的理解是:
 
抱怨可以引起一些人的关注倾诉自己的不幸遭遇一般情况下会比较容易引起他人同情心的,而他人的关注和些许安慰也势必可以真的温暖到抱怨者。可见,抱怨者的内心里太缺少关爱了。与此同时大家也需要了解抱怨引起关注已经成为抱怨者们的一种处事之道,他们会从中得到些许同情的同时也容易更加陷入抱怨的人际表达的问题沼泽里,越陷越深。
 
抱怨可以将他人置于更加不堪的地步有一句俗话讲得很俗也比较明白,“打击他人可以抬高自己”。当然,但凡有点理智文化的人都不会这样认为。但抱怨者确实这样认为的,比如怨妇诉说男人的不是时候就相当于在表达自己有多么宽容、多么高尚,那时抱怨者的心理其实是舒服的。说这些话没有别的意思,只是想说明,这样的抱怨者在他们自己的成长经历中他们太缺少被鼓励和被肯定了,也许他们曾经被忽略过,一声声的抱怨其实内含着,“你看我有多好,我其实是很好的!”这是一些如泣如诉的血泪心声。有些挑剔性质的抱怨,你会发现,他们的心声如出一辙,翻译过来是“你看我有多么聪明,我其实是很聪明的。”
 
有些人的抱怨属于幽怨文雅型,不是目光毒辣、喋喋不休那种,比较像林黛玉那种。好像世人都不理解她,甭管宝玉还是晴雯,几乎人人都欠了她的,这种抱怨应该说是最伤害自己的方式,不仅仅是污染了他人的耳朵和心情的问题。相比之下,不管不顾式发泄抱怨还可以免去自身身体方面的疾病,负面情绪通常会随着抱怨传播出去。当然,长期沉浸在抱怨里不出来抱怨时情绪时常太激动也是会伤肝、伤肺、伤人心的。
 
对于爱抱怨的人如果不给他们机会抱怨,他们是很难受的,但是如果给了他们的机会,你也特别容易被他们纠缠上,他们会放弃一切跟你不停地倾诉、抱怨,他们可悲可怜。然而,得到别人的同情悲悯一定不等于得到尊重,抱怨过后很多抱怨者也非常后悔,更觉自己的这不行那不行,更加地低评价自己了,再见到那些曾经的倾听者,他们更有抬不起头来的感觉。如此循环,这是一般怨妇的怨,即内心里的暗流涌动、不平衡、愤恨不容易去除的原因之一。对于抱怨者,作为他们的亲人或者朋友,这种体会是非常难受的,因为你会为帮不到她们而自责难过,也会被抱怨者的怨气击中,因为抱怨者通常已经失去了节制,因为怨言通常‘有毒’是会被传染的。跟抱怨者一起时间久了,你会发现自己也越来越无力了,会发现生活的阴暗面越来越多,时间长了你也会开始抱怨。
 
总之,作为抱怨者的亲人朋友,在力所能及、合适的时间里应该可以做的是给予他们一些关心和帮助,但前提一定是在他们没有抱怨发作的时候。否则,你的帮助和安慰很有可能是在纵容他们的抱怨行为。好的,积极的,阳光的,我们想要的表现需要被我们呵护和强化,反之,我们不要过多去培养那些怨气。这个跟我们无意识满足了孩子以哭闹形式表达的情形一样,孩子从此便习得了以哭闹形式来表达他们自己的一些想法和要求,因为哭和闹通常很灵验。
 
作为抱怨者本身,希望能够通过这一篇文章时常觉察自己的言行。有认识、有觉察,才会逐渐变得有节制。没有节制,把握不了自己的人说什么也不容易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欣赏的。此外,多数抱怨者的抱怨行为是从原生家庭中习得的习惯,要么他们的父母养护人爱抱怨,要么他们成长中曾经被忽视过。一些内心世界里的自我认同出了问题,比如他们不相信自己真的可爱和有价值,不相信他人会真的爱自己,即他们内心世界里已经默认了自己的无价值,于是他们才更需要反复诉说自己的故事,反反复复地想表达自己的好,自己是有价值的,只要有聆听者在他们就似乎找到了这种内心渴求的回应。
 
怨妇也好,怨男也罢,如果真的需要改善自己,还是建议寻求专业心理咨询的帮助,因为抱怨的表达是一种心理问题。一来这样的咨询过程会更直接和快速一些帮到你的问题;二来避免自己不知不觉中影响了身边人,特别是身边的孩子;三来可以避免跟同样消极悲观的人在一起共同沉浸沦陷;四来让自己成为身心健康的人,因为你也有权利幸福,你也一定非常渴望幸福;此外正式的心理咨询还有保密原则,不会使你的悲伤变得更悲伤。最后我希望我现在所带的心理学习与成长小组的同学们,我的粉丝网友们努力学习去做那个照到哪里哪里温暖、照到哪里哪里亮的阳光女人——懂得学习的女人一定很聪明。从今天开始,从此时此刻开始拒绝做怨妇!
 
【相关阅读】:
请你不要做‘毒气弹’妈妈!http://user.qzone.qq.com/191490805/blog/1318853179
心理学习与成长小组第3期招募简章!http://user.qzone.qq.com/191490805/blog/1350262558

http://s15/bmiddle/56375072hcd8ec5a410be&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