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帮着面试了十几位同学,本科硕士的都有,还有英语过八级的。面试的时候禁不住地想到了自己当年即将走出校园,攥着一卷《体坛周报》去杂志社面试的情形,和老黑胡侃了一个多小时,他决定留下了我。
在当代体育过得那段时间是比较有意思的,每天休息时间大家聚在一起打打乒乓球、台球什么的。策划会上的气氛也很浓,各抒己见,每每一顿胡侃。忘记了是哪一年的哪一次策划会上,哪一位仁兄爆出了一句“我们的杂志内容要有‘人性化’”。顿时哄堂大笑,于是在以后多次策划会上,总有人提起我们要做有“人性”的内容。
实际上有几位同事的文笔很高,将浓厚的情绪注入到文字上展现出来,在当代体育有一个好处是,随便地写,随便地抒情,部门主编只知道看网络小说睡午觉,不怎么关心内容。虽然觉得写那些东西很爽,但是后来才发现,对读者来说,这一点也不人性,不过是突出了傻帽的个性。从当体到北京以后,才知道自己曾经的文字是多么的软弱无力。后来听说当体出了一件事情,有个”嗉涿畹卦谖恼轮行戳“回族人不吃猪肉是因为图腾”云云,且不谈这句话非常不正确,就说这句话和全文一点关系都没有,为什么要写呢。后果很严重,”啻侵埃又臼芘馈U馐羌“中国足球最后一根救命稻草”之后当体犯的最大错误,文章更加老老实实地写了。
在快节奏的生活当中,很少有人花费时间去想想什么是“人性”。例如在搜狐这样的工作环境里,紧密的科层制、繁琐的工作量、无休止的严肃冷眼及批评,或许总有些色色的笑话,却很难把自己的心态调整好。究竟怎样的管理才是最恰当的呢!在后来的工作中,又遇到了新浪特色的头头儿,她每一个思想上的火花就会让下面的人忙活好长时间。但说出的终究是正确的,无论CMS改版提出多少意见,无论多么正确,但最终逼得对方一句话“就这么定了。”搞笑的是有位新浪特色的某某经常说的一句是:这不符合我的风格。
人性是什么呢?看看北京地铁里的电视。某一天发现播放《猫和老鼠》了,嗯,很好,很强大。之后的两三个星期里,居然连续播放的都是这一集,看得人都想吐了。我觉得关于奥运栏目的知识讲解是一个不错的节目,而且很花费时间拍摄。但是,奥运有那么多项目,为什么地铁电视里反复放的都是足球、拳击、马术、蹦床、障碍骑行这几个项目呢_sina_#8221_word__拇脖恋萌萌酥沼谘刍ㄧ月伊耍氚嗌瞎裁
发发牢骚,述述苦衷!这么一个美丽的礼拜六,忽然间就到了晚上。时间过得可真快。我还总能记起86年的一次心里想法:为什么86年过得这么慢呢。
其实,我也常常让别人气得要死。没法子,就这德性。我的德行既不属于搜狐特色,也没新浪传染病,而是当体的风格。无论在哪儿,都是一个哈尔滨人的德性。
http://d.yimg.com/a/p/sp/getty/fa/fullj.b3fc296db5b5396ee80087b5727d816c/b3fc296db5b5396ee80087b5727d816c-getty-76074457rs010_carolina_hurr.jpg
每个人心里都有这么一次头疼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