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地一沙鸥
天地一沙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200
  • 关注人气:4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华为国际化棋至中盘费思量

(2006-04-12 03:25:25)
分类: 也说IT
 2005年11月2日,备受业界关注的华为和美国3COM公司关于华为3COM(合资公司)的股权争夺战告一段落--3COM公司最终以28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了华为持有的合资公司2%的股权,这样,3COM公司就持有该合资公司51%的股权,相对应的是华为持股49%,从而失去控股地位。

  华为对此的解释是,“这是在履行当初的协议”,即2003年11月华为和3COM公司成立该合资公司的时候就规定两年后3COM有权以不超过28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华为手中的部分股权。但这一解释显然不能掩盖华为在与3COM对合资公司股权的争夺中先输一局的事实。

  华为3COM注册于香港,总部在杭州,该公司是思科诉华为案的产物,正是任正非与3COM公司这一策略性的联姻,才使其赢得了3COM的有利举证,并最终与思科握手言和。但华为思科的争夺并没有终止。

  华为3COM的成立就被看作是两者之争的延续。合资公司成立后华为可以利用3COM的渠道进军国际市场,并借力与思科竞争,但2004年12月,3COM宣布合资公司亏损1450万美元,这至少说明华为想通过合资进军国际市场盈利的初衷大打折扣。至于是否阻止了思科的进攻,最好的评价只能是“杀敌一千,自损八佰”。 资料显示华为3COM主要经营企业网产品,主攻中低端市场,根据当初华为和3COM公司的合资协议,3COM可以其品牌在除中国和日本以外的地区销售华为3COM的产品,为了在国际市场上应对思科的竞争,合资公司低价供应给3COM产品,但也正是因为血本甩卖使合资公司背负亏损包袱。

  另外,由于企业网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不力,产品价格低廉,订单多太小,有分析师称,合资公司至今可能都还没有扭亏为盈,亏损使华为对合资公司股权的态度变得无所谓。

  但失去合资公司2%的股权,只能说明华为暂时失去了对合资公司的控股权,并不意味着华为以后没有可能再控股合资公司。根据当初达成的协议,到合资公司成立3年的时候华为和3COM都有权收购对方手中的股票,因此,华为3COM到底花落谁家2006年11月才能见分晓。从这个角度上看,华为与3COM对合资公司股权的争夺仍在继续。是将余下49%的股权拱手相让还是以退为进终大举收购3COM51%的股权从而全资拥有华为3COM,这将真正考验任正非的智慧。

  可以预见的是,华为虽然羽翼日渐丰满但仍不会愿意放弃3COM这样一个通往国际市场的通道;而3COM虽是没落贵族,但也不会对中国庞大的市场蛋糕熟视无睹,更不会放弃合资公司的股权退出中国市场。这种情况将决定华为与3COM关于合资公司归属的谈判将会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本文写于05年11月7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