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按摩健康教育文化 |
http://ww1/large/562f8941jw1ez60dv94gij20u00i0adn.jpg耳穴压丸材料:分三类。一小颗粒的植物子如王不留行、绿豆、黄荆子、白芥子、油菜子等,以王不留行子最为常用。二为中成药药丸,如六神丸、牛黄消炎丸、咽喉丸、小儿惊风丸、仁丹等。三为磁珠,其直径从0.1~0.2厘米不等,强度在160~380高斯之间。
中医耳穴压丸法防治过敏性鼻炎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较大疗效,治疗过敏性鼻炎取穴:
常用穴:内鼻、外鼻。
备用穴:咽喉、肺、肾上腺、内分泌。
操 作:
1.先以75%酒精拭净耳廓皮肤,用干棉球擦净。
2.继在耳廓面从耳垂到耳尖部自下而上,耳廓背面从耳尖到耳垂部自上而下反复按摩3~5次。
3.常用穴必取,酌加1~2个配穴。以王不留籽或磁珠(磁场强度380高斯),置于0.7×0.7厘米见方的胶布上,再用镊子夹起小方胶布,置于所选之穴区,并将其粘牢压紧。每次贴一侧耳,待各穴贴压完毕,即予以按压,直至耳廓充血。
4.嘱患者自行按压,每日3次以上,力度适中,每次按压30次。3~4日换贴1次,两耳交替进行。4次为一疗程,疗程间停治3天。一般防治二疗程。
提醒:
(一)按压时不可采用使劲搓动压丸的方法,此法易引起皮肤破损,造成感染。
(二)耳穴压丸不当,可引起感染,但一般较表浅,只需取下压物后,局部涂以消炎软膏即可。在感染治疗期间,暂停耳穴压丸。
(三)少数病人易对胶布产生过敏,可虽换粘贴物或加贴压风溪穴。
中医耳穴压丸法防治过敏性鼻炎在临床实践中取得较大疗效,治疗过敏性鼻炎取穴:
常用穴:内鼻、外鼻。
备用穴:咽喉、肺、肾上腺、内分泌。
1.先以75%酒精拭净耳廓皮肤,用干棉球擦净。
2.继在耳廓面从耳垂到耳尖部自下而上,耳廓背面从耳尖到耳垂部自上而下反复按摩3~5次。
(一)按压时不可采用使劲搓动压丸的方法,此法易引起皮肤破损,造成感染。
(二)耳穴压丸不当,可引起感染,但一般较表浅,只需取下压物后,局部涂以消炎软膏即可。在感染治疗期间,暂停耳穴压丸。
(三)少数病人易对胶布产生过敏,可虽换粘贴物或加贴压风溪穴。
前一篇:【穴位养生】一方解决脚部疾患
后一篇:【穴位养生】服用石斛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