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苏童的访谈,他说的一些关于童年的话,让我赞同不已。“童年,我们是用感观认识世界,而在成年的过程中,感观在退化,所以,这种对童年的信任表现了成人努力挽回对世界最原始的认识的一种焦迫。我们已经不相信现在的眼睛。童年生活的记忆是伴随每个人一生挥之不去的,我们的创作就是对那些丢失的或即将隐去的记忆的一种追寻,甚至在创作中某些记忆是后天追加的,因为它们已经残缺。”
童年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隐藏了我们成年过程中的一切。
无独有偶,余华也曾经说过,“当世界最早来到我们心目中的时候,是在童年或者少年,它把基本的图象留在我们脑海深处。你后来做的所有的一切,不过是在这个基本的图象上作一些修改,你不可能把这些图象推翻的。你们以后也会发现,童年一定是在左右着你。”
与大家分享这样的思想的碰撞。
并续上苏童关于童年记忆的一首小诗。名为《南方印象》。是苏童在上世纪80年代初于大学期间所作。那时对于他来说,诗比小说重要。后来虽然改写小说,但“南方”、“水”、“树”始终都是他书写的主题。
南方印象
南方的老家位于南方
一半是水
一半是树
祖母的房屋在水和树之间
睡眠或者行走
我看见我的草鞋
一只在河心漂流
一只在桥头晒着太阳
茶馆里仍然有人躲雨
祖母把腌菜晾到窗外
所有鲜嫩的腌菜都产自南方
.......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