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马山通明洞摩崖造像

(2016-12-06 19:47:02)
标签:

马山

通明洞

分类: 济南金石

马山通明洞摩崖造像,位于长清区马山镇马山主峰车辙峰西侧山腰处通明洞西洞口北侧崖壁上。马山古称格马山、隔马山,山巅有丰施侯庙,庙内康熙二十八年(1689)《重修隔马山丰施侯庙碑记》称,“隔马山之名,始于春秋齐晋防门之役。阉人夙沙卫杀马塞道,以阻殖郭二将者,其来久矣。”即庙祀春秋时齐将殖绰、郭最。唐代尊称隔马神君,北宋封丰施侯,民间则传说丰施侯是马山圣母的化身。除丰施侯庙外,山巅另有玉皇殿、碧霞元君祠、后土殿、马山圣母影堂等神庙。山北为鹰咀子山、二郎山,南为小马山、水山口;西麓为宾谷水(北大沙河),东麓格马水绕山西北流,于漩庄附近格马口入宾谷水。

马山通明洞摩崖造像

【通明洞】名见道光《长清县志》,俗称穿心洞,又称穿阳洞、鬼谷洞,传说是鬼谷子隐居之地。洞东西贯通车辙峰,全长47米。东洞口高370、宽250米,内为洞厅,深560、最宽600。洞厅深入,最高200,最宽150,洞壁光滑。中间有天然石床,称鬼谷床。西洞口高300、宽180

【佛教造像11尊】龛在西洞口北侧山崖上,面南,高200、宽120。像为释迦摩尼本尊,通高170、最宽90。头高40、宽30,高肉髻。双手交叉胸前,赤足结跏趺外翻,坐莲花座上。胸前阴刻卐字纹,意为吉祥海云,吉祥喜旋。造像体型不协调,或为清代作品。

  【毁像2尊】据调查,山民称东洞口附近原有造像两尊,已毁。

  〔毁像01〕造像痕迹在东洞口北壁,残造像面高45、宽40

  〔毁像02〕不知所在。

  [延祐六年(1319)《丰施侯碑》]民国《续修长清县志》载,今不见。称:

  在社保王家庄上书延祐六年丙戍四月创建丰施」侯行祠碑记文内云至元庚午自春徹夏旱魃为虑祈」雨即雨秋大熟其灵应可知登仕郎山南江北道肃政廉访」司经历周之贞撰益都路潍州儒学正夹谷元素篆额并书

  [至元三年(12661337)《丰施侯庙碑记》]山巅丰施侯庙正殿前西侧北数第一方。字迹漫漶,额题“丰施侯庙碑记”,正文题为“重修丰施侯庙碑记”。可知丰施侯庙至少创建于元之前。

  [万历八年(1580)《重修隔马丰施侯庙记》]山巅丰施侯庙正殿前西侧南数第一方。碑阳正文题:

  重修隔马丰施侯庙记」惟神之原处于临淄而辅宰济岱者焉昔日石门镇界乃鲁之属地春秋左传齐人伐鲁及清尝是时」也两国构兵争地以占鲁命镇将韩公迪宝兵刃既按阅于满谷稽元进士吴秉赐亦曰齐构兵于清」亭云蒙之境迪宝遁诡困齐于东川之下人不能□马不能战几至危亡斯时云雾四塞雨□沛然矣」神其赫赫若有目而睹者考列女传抱侄携男之妇嘉叹班师则知水之者神之也军马克齐故封为」隔马丰施侯立庙绝顶有自来矣考祀典则祭礼视三公三公者臣品之极也故田天者帝也地者□」也岳渎者臣也俟其封乎唐开元间谓王亦封也故宋大中祥符间尊太岳以帝俱类以进之无非」欲尊崇之极也果尽善乎迄我」大明圣朝诸神俱有定谥封不过分而弗妥亦不谓□而有亵戏兮伟哉岂若楚俗尚鬼而难论耶故今□」神庙千有余年补葺有日今久不胜风雨之患墙垣倾塌栋桡虫篆而凋残凄目有道姑白元海吴敕」张演佐协力舌化诸方善士或事斧斤或从陶甓或版筑或污墁三庙焕然而新巍巍气象孰有睨视」者哉况亢阳淫雨祷无不应二人又齐立大碑以纪□神圣之显诸方善士之名流芳百世凡运木料」水食得助缘周演成糺工马侃杜宇皋李焉山之东兮泰岳绝峰山之南兮峰栖肥城山之西兮襟带」河清山之北兮依付清亭下有丁庞之斗智上有鬼谷之隐形兼兹□善勒碑刻铭」龙飞万历八年岁次庚辰仲冬上旬之吉邑致南桥孙应凤撰并篆额书丹石匠张/守孝/守□/守□

 (图文转载自《济南文史》陈明超先生“济南地区新发现的摩崖石窟造像”一文,未加考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窃金不止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