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黄花山造像

(2015-03-17 20:04:37)
标签:

黄花山造像

黄花山

分类: 济南金石

黄花山位于历城区仲宫镇朱家庄东南,卧虎山水库大坝西侧,海拔200余米,三川之水汇集山脚,便是玉符河,被誉为“趵突泉”之源。每年春天,漫山连翘遍开黄花,故名。昔日此处曾有“佛洞寺”一座,至今半山腰间仍有钟亭架构残件,距钟楼不远,依山崖建有观音堂,规模较小,空间局促,始建年代不详,根据两侧清碑记载,曾于康熙五十七年(1718)、同治十一年(1872)经历两次重修。

黄花山造像
                                  方位图

 

黄花山造像
                            玉符河源头之一

 

黄花山造像
                                  钟亭残构


黄花山造像
                               观音堂

黄花山造像位于的山阴半腰处,是一天然洞窟,造像群于1979年被公布为济南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10月被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黄花山造像
                                    黄花山造像石窟

据《历城县志》记载,大部分造像雕凿于金代明昌年间(11901196),均为高浮雕,洞内造像现存23尊,世俗化特点明显,大体可分为上下两层,顶层佛像4尊,保存较完好,其中两尊尚余彩绘,鲜艳无比,但刻工较粗糙,与下层主题造像群不似同一时期作品,依据旁边造像记“清州府林曲县善人宋福川,住持觉海、徒弟性德”判断,当为明洪武元年(1368年)之后所刻;下层原有主佛两尊和18罗汉,现存释迦主佛1尊和罗汉18尊,各具姿态,大都缺头断足,损毁不全;洞内还有一尊残损的背屏造像,系文革后村民携至此处,并非原雕,身世不明,背屏侧面有“天禧元年”题记,应为北宋真宗时期遗物;洞外有协天大帝关公坐像一尊,雕刻于明弘治元年(1488年),亦被破坏,但身躯四肢大都保存较好,肃穆雄伟,线条流畅。

 

黄花山造像
                              造像全景


 黄花山造像
                                 穹顶四尊造像,系明代雕刻


 黄花山造像
                                            不知是古代彩绘,还是现代颜料?

 

黄花山造像
                                              协天大帝关公像

关于题记和碑刻,共有25处。石窟内有金代承安二年(1197年)杨十三郎造像残碑1块,清光绪十年(1884年)残碑1块,另有造像记19则,十八罗汉造像旁边,均有题记,洞外立有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黄花山佛洞碑记》一通,关公坐像侧有是明弘治重修碑记,洞壁外侧镶嵌有1995年杨而村民刘恩泉和妻子尹绍莲合立的感恩碑一通。

                 黄花山造像
                     18尊罗汉均有造像记,别字、错字不少


             黄花山造像
                  穹顶四尊造像题记,“青州府”始置于明洪武元年


黄花山造像
                                            杨而庄刘恩泉夫妇感恩碑

 

据石窟二十余米山峪中还有一座“送子观音”小庙,由村民近期修复。

 

黄花山造像
                                     送子观音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