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齐•郑述祖夫子庙之碑,北齐乾明元年(560年)刻,碑存孔庙汉魏碑刻陈列馆。又名“郑述祖碑”、“郑述祖夫子庙碑”。圭形,通高176厘米,宽95厘米,厚25厘米。有额,额部为等腰三角形,有穿,穿径12厘米,额刻“夫子之碑”,篆书,阳文。碑文隶书,19行,行24字,剥蚀严重。南宋绍兴甲寅四年(1134年)成书的《东家杂记》,即记为“乾明元年夫子碑,隶书,磨灭,字不可读”。清乾隆时,孔继汾识得102字。无篆书者姓名,宋代王寀《汝帖》,据碑字题为北齐樊逊书,翁方纲也认为樊逊书,阮元据拓本中的“公道昭之弟□子也。公乃□忠八帝,职历九州”、“命工人重为镌”等语及郑述祖曾任兖州刺史,定为郑述祖书。



郑述祖(485—565年),郑义之孙,郑道昭之子,曾官尚书侍中、兖州刺史等。《北齐书》、《北史》均有传,但二传中均无有关孔庙的记载,现已无从知道此碑的内容。
郑述祖工隶书,据《寰宇访碑录》载,除此碑外,尚有“天柱山铭”、“题云居官石刻”、“重登云峰山记”等。其书沿袭北魏书风,率意古拙,用笔方整,结体严谨。杨守敬《平碑记》评价说:“所作皆有矩度,笔法不类汉人而笔意绝佳。以其意作楷书尤妙,褚河南、颜鲁公皆此法也。”此碑存字不多,但书法严谨,仍可窥见书法特色。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