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佛峪般若寺遗址

(2014-03-25 19:45:51)
标签:

佛峪

般若寺

分类: 紫气梵音

东佛峪般若寺遗址

般若寺,位於東佛峪內,據文獻始建於隋文帝開皇年間,《濟南山水古蹟紀略》(1942年)中載:“東佛峪,在龍洞東五里許,山內有般若寺,岩石叢曡,如夏屋,佛寺居其下,生殿內,泉出廚間,終古風雨不侵,尤為絕勝,寺系隋開皇間所建,雲樹環抱,蒼翠凌空,山半諸泉,垂作瀑布,自春徂秋,遊人絡繹不絕。一名佛峪。”

如今的般若寺僅存遺址,崖壁间尚有造像數層,約20余尊,大者高1米,小者高40厘米,另有歷代題記近30處。其中雕刻於隋開皇七年(公元587年)的五尊佛像及造像記因位於高崖,歷次人為破壞中均幸免於難,除一尊彌勒佛僅手指自然斷落外,至今仍完好無損,且顏料色澤依然豔麗如新,是濟南地區保存最完好的隋代佛造像,有極高的價值。崖壁上還有唐开成二年(837年)四月的《大唐金刚之会碑·石弥勒像赞并序》碑,记载了齐州历城县信众创立金刚经会的旧事。東佛峪摩崖造像有“小敦煌”之稱,于1992年被公佈為山東省第二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寺內有露華泉、禹王台、林汲泉、觀音堂、聽瀑亭等自然與文化遺產,是四季遊玩賞樂的佳地。

东佛峪般若寺遗址
            隋开皇七年佛造像,左四尊为释迦摩尼佛,最右尊为弥勒佛,有造像记。

 

                东佛峪般若寺遗址
           弥勒佛造像,脚踩莲花,面容清瘦,彩绘鲜艳。左手禅定印,右手无畏印,右手四指自然断落。

 

东佛峪般若寺遗址
                               这两尊造像也应是隋唐时期雕刻,保存也算完好。

 

东佛峪般若寺遗址

东佛峪般若寺遗址
                                    下部的造像无一幸免

 

东佛峪般若寺遗址

东佛峪般若寺遗址

            

                 东佛峪般若寺遗址

                   抄录明成化年重修般若寺碑碑阴的寺谱,此碑保存完好,碑阳下覆,仅露碑阴

                东佛峪般若寺遗址
                                               残碑1

 

               东佛峪般若寺遗址
残碑2:……鹽運使司鹽運使加……有余載,歷代修葺金石俱備。自……經鹽務人等復加休整不第,為山色……居民人等知悉,自下之後倘有無知……貸各宜凜導勿違,特示

 

东佛峪般若寺遗址
                       乾隆癸酉(1753)年重修佛峪般若寺碑记残碑拓片


东佛峪般若寺遗址
                              林汲泉四季不竭

 

东佛峪般若寺遗址
                                         观音堂为近年重修

 

 

东佛峪般若寺遗址
      禹王台,俗称钓鱼台、灵台。台上有亭,四周山崖绿萦翠绕,名曰“环翠亭”,又名“听瀑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