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学概述(转载、整理)
(2016-04-20 14:10:39)
标签:
创造研究方法 |
分类: 创新作品 |
创造学是通过创造发明史上大量的发明、发现、创造过程实例的剖析、研究,力求探寻出创造活动的规律,以有效地促进各种创造发明活动。它不研究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不研究爱迪生的唱片、活动电影等,而研究相对论是怎样从爱因斯坦的大脑中脱颖而出的,即研究其思维过程和思维方法。
创造学的研究内容还包括创造活动、创造过程、人类自身的创造性、创造成果、创造品板、创造环境、创造教育以及实践经验等学问。
二、创造学的任务
创造学有助于促进科学技术领域的发明和发现。当代,科学技术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是涌现了大量的创造、发明和发现。有人统计,现代世界科学技术的新发明、新发现,每年多达三、四百万件(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以后,这个数字又大大地增加了)。这些新发明和新发现,引起了生产技术部门和其他社会生活领域的连锁反应,它刷新了技术革命记录,改变了生产部门原有的专业结构,正在把人类社会引入一场新的工业革命。
创造学有助于革新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创造学研究创造性教育,研究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发展规律,它要求克服传统教育存在的对师生创造性的压抑,培养出富有创造性的学生。
创造学有助于文艺创作,文艺创作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继承与创新,创造学为文艺创作提供开发创造性、诱发创造性设想的知识,以及创新的方法,可以促进文艺领域的流派的酿成,丰富文学艺术的百花圈。
创造学有助于生产劳动。人类生产劳动的主要特点之一是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生产技术的不断提高,生产组织和操作过程的不断合理化。创造学提供的创造力开发、创造技法等方面的知识,能促进革新挖潜、提高质量、改善功能、节约消耗、降低成本等,从而大幅度地提劳动生产率。在生产劳动中发挥每个人的创造性,对企业来讲尤为重要。
三、创造学的分支
随着创造学的不断发 展,派生出许多分支领域,主要分支有三个:
创造科学:旨在研究人类的创造活动。以全面提示创造活动与创造过程 的客规规律。它是创造学的基础理论研究。
创造性科学 旨在研究人类的创造性,为开发人类的创造性,培养和造就创造性人才提供理论依据。
创造工程
除了以上主要分支外,还出现了与其他学科交叉的边缘分支,如创造心理学、创造教育学、创造性开发学等。在研究这些边缘分支时,还需要经常运用诸如组织工程、组织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环境学、群体动力学等新学科的知识。
由于在人类的所有活动中教涉及创造,都需要创造学的知识,都将和创造发生关系,因此,随着人类社会知识系统的日益气势磅礴,创造学的研究领域还将不断地扩大。它既具有理论研究的使命,也负有应用实践的责任。
四、创造学的研究方法
由于创造学的研究最初脱胎于心理学中的有关天才的研究,以及科学史的研究,因此,这两门科学领域的许多方法都能被引进创造学而加以利用。其主要研究方法有以下几种:
1.观察法
2.实验法 包括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实验室实验法是在实验室内借助于各种仪器进行的。例如借助于相应的精密仪器来记录被试的感觉器官对刺激的反应情况。以及开展同创造性有关的营养生物化学的研究来提示人类创造性同营养学的密切关系。自然实验法就是在日常生活、工作、学习等活动中,对某些条件加以必要的控制和改变而进行观察。
3.传记法 通过人物传记的研究,来了 解科学家、发明家或艺术家的创造人格特征、创造环境等。
4.科学史法 包括外部科学史法和内部科学史法。外部科学史法是研究科学“外在性”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通过对科学 展和社会环境之间关系的研究,来发现促进科学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内部科学史法是研究科学“内在性”的一种方法。它主要通过研究科学内部新旧知识之间如何产生、发展、消亡的关系,来揭示科学自身的发展规律。
5.比较研究法 通过对不同的科学家、发明家或艺术家之间的创造人格、创造过程的比较,来深入理解创造活动的方法。
6.测验统计法 创造学研究中经常要采用心理学中的心理测验方法,例如智力测验、创造性测验等,通过这些测验来研究人们的创造性、创造力。
7.征询法 原是一种民间测验的方法,它通过把所要研究的主题分为详细的纲目,向征询对象征求回答,再经数理统计得出研究结果。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