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请让“我”:说-做-想---读《随心写出好文章》

(2013-10-23 22:12:21)
标签:

转载

分类: 我的写作与出版
写得真好!作为一位父亲,能换位思考,真诚地反省,用身心去感受孩子的感受,非常难得。确实,要让孩子写出好作文,其实很简单,就是“让孩子有说的权利,有做的自由,有想的空间!”
读完了鲁稚老师的《随心写出好文章》,这次对于喜欢的书,我没有一口气读完,不是因为这本书没有吸引力,而是此书引起了我太多的思考,太多的反省,以至一边读,一边被书中的文字逼我停下来思考,思考我亲子生活中的种种不是,思考我作为一个大人对小孩的不尊重,思考我作为一个父亲对儿子的霸道,思考我自以为受过教育,而自以为是。思考我在千方百计改变儿子时,乍从不想想,原来自己是个小孩子时的种种期盼。
     《随心写出好文章》从文字上看,以为是一本教人如何写出好文章的书,当我慢慢走进书里时,慢慢被书里朴实、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文字所吸引。我也发现,我好象不是在读此书,而是在跟作者亲切的交谈,在倾听作者认真的讲叙,讲叙我们应如何做一个父母,讲叙我们怎样做一个家长;也讲叙作者怎样做一个作文老师,讲叙她一个成人应如何交流一个幼小的心灵;也讲叙她作为一个亲子专家与儿子的一块成长。于是我读出了书中另一种味道,就是鲁稚老师,不只是在教我们如何写出好文章,而是在跟我们聊天,聊写文章和做人,聊父母与孩子的生活。所以书中没有自以为是的说教,也没有居高临下的大道理。但字里行间不泛生活的真理,读后让人反思!!
    随着深入的读下去,我被书引导放下了父亲的身份,以一个成长中的小孩,去思考,去反问。思考“我”成了小孩,在成长的路上少了什么,思考“我”如是小孩,快乐的生活又少了什么,思考“我”作为一个小孩,为什么,不敢大胆的说,不敢坚持去做,不敢无思乱想。
    一、我不敢说,是因为爸爸妈妈,常常认为我说的不对。
    在我天真的生活里,其实很想表达自己,也有很多的话想跟爸爸妈妈说,我对一切都好奇,对一切都要想问个明白。可话还没出口,或者说刚一出口,就有一个声音说“小孩子懂什么,一边去。”当我表达我的幼稚的观点时(其实不一定是幼稚),又有一个声音来了“小孩子不懂事,童言无忌”。当我不停地一个接一个问他们时,他们的时间有限,耐心有限,精力有限,所以我只好不问了,也不敢说了。说了也没人认真听,说了也没人认可。而最让人扫兴的是,我不管说什么,都是对的少,错的多,就是对的话,在他们看来也是“儿话”。我们常听到大人说,“我儿子又说了一句天真的话。”唉,他们的评价不是“天真的话就是幼稚的话”。还是鲁鲁(鲁稚老师的儿子)好,有一人宽容的母亲,写日记,妈妈从不干涉,不批注,不更改,不强迫看,只是和他讨论聊天。写作文,妈妈不会说,这个写得不好,那个字写错了,这句话表达不准确。这样我多有面子呀,想乍写就乍写,有什么话就说什么话,不用怕会因写错了或说错了,受到批评。这样,我才敢说心里话,才敢讲真话,才会慢慢的有真实的自己。而不用担心“我说得对吗?”
  我们确实是小孩子,这没假,但我们也是人,也有尊言,也爱面子,如果说什么都不对,说什么都可能受到批评,我们还敢说吗,还会说真话吗,还会把你们这些大人当成朋友交往吗?也许只能讨好他们,这样才能是他们心里的好孩子,可我不想只做好孩子,更想做一个能说自己心里话的孩子,更想做一个不被处处否定的孩子,更想做一个能得到大人们尊重的孩子!!
    二、我不敢做,是因为爸爸妈妈,怕给他们添麻
  我很想自己动手,对什么都感兴趣,想自己吃饭,想自己穿衣,想自己洗脸,想自己开电视,想买自己喜欢的玩具,什么也都敢做,什么也都愿做。可随着我慢慢的长大,我变得畏手畏脚了,什么都不敢做,也什么都不愿做,因为怕做不好,因为怕做不好别人会笑话,因为怕别人笑话而不敢做。
  是什么原因让我有如此大的改变?不是我长大了,也不是我长懒了,而是我在成长的过程中,爸爸妈妈老师,包做了一切,让我少了学习的机会。当我想自己吃饭时,爸爸妈妈不让,因怕我弄脏地;当我想自己穿衣时,爸爸妈妈不让,因为怕他们上班迟到;当我想自己洗脸时,爸爸妈妈不让,因为怕我湿了衣服受凉;当我想自己开电视时,怕电老虎咬我(这到可以理解);当我想买自己的玩具时,爸爸妈妈不让,因为不是玩具太贵,就是有的玩具不适合我。他们的包办,让长大了的我什么都不敢做,可怜天下孩子的心是无助的。
     三、我不敢想,是因为爸爸妈妈,很少倾听我们的想。
    鲁鲁的妈妈(鲁稚老师)说,要给孩子一个自由的空间,孩子才能形成心灵上的自由。说得真好,可是对我们大多数小孩来说,这好象是个奢望。爸爸妈妈是我们的监护人,可是他们不明白,什么是监护人。于是他们什么都监护着我们,监护着我们一切的行动,监护着我们一切的活动,甚至监护我们的思想。他们只实行着监护的权利,却没有真正覆行监护的义务,在监拟护我们时从没有倾听我们的心里,没有倾听我们愿望。我们所有的想法都是幼稚的,我们所有的想法都是不合现实的。所以我们不想了,怕我们的奇思妙想是大人们的无思乱想。
  《随心写出好文章》,让我看到了我这样的父亲,是多么的自私,多么的自以为是,也在唤醒我:请让孩子们,有说的权利,有做的自由,有想的空间。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