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杂谈 |
分类: 教育感悟 |
想起鲁鲁小学时,有一天上午,上班时间,突然打电话给我,让我立即把数学家庭作业本带去,他在办公室等着,不见家庭作业就不能回班上课。我抓起作业本,火速赶往学校,见鲁鲁还站在办公室,数学老师就坐在他的旁边。鲁鲁看到我有点有点不好意思,我只是轻声问了一下情况,没有责备,也没有给他脸色看。老师见我果然拿来了作业本,而且没有教训孩子,他有点尴尬,翻了翻本子,见确实做了,就让他回班上了。
这件事让我很不舒服,假如我那天没在家,送不了作业,这事会怎样收场呢?就算第二天鲁鲁把本子带去了,老师恐怕也不会相信他头天确实按时完成了作业,只是忘了带去学校而已,他会怀疑这是后来补做的,这恐怕会是个永远的污点,因为你无法自证清白。
他脑子里一旦认定你没有完成,这个念头就不会轻易放弃,鲁鲁肯定也申辩了,但老师压根不信,不然他也不会在十点过的上班时间,让家长专门送一趟本子去学校,他这么做,其实就是要等着鲁鲁出丑,当面揭穿他说谎的把戏,给他一个沉痛的教训——可惜他判断失误了。
师生间如此缺乏信任,缺乏善意,这种关系下的教育,又怎么可能是一种正向的作用?
老师可能没有想到,鲁鲁虽然看上去老实腼腆,但骨子里是很高傲的,他根本不会因为一次作业而撒谎,他虽然还只是一个很小的孩子,但他根本不屑于撒谎。鲁鲁的宠辱不惊,不是一般人能够理解的。他虽然抗不过老师,也不敢 和老师顶撞,但他有自己的办法,那就是“左耳朵进,右耳朵出”,靠着这种淡定,他可以扛住很大的压力。而他之所以有这样的心理素质,最大的秘密就是,我无条件地信任他,他在我面前根本无需说谎,无需没完没了地解释,也就很难有惊慌失措或者暴跳如雷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