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整理儿子的抽屉,翻出一篇儿子写的小文《传递》,看了很是感慨。记得当时北京市合并宣武和西城,名字保留为西城;合并崇文和东城,名字保留为东城。我们是在吃饭时看到这个新闻的,我当时就很愤怒和奇怪,和儿子絮絮叨叨,真没有想到他却写下了这篇文字。
我们经常都在教育我们要保持中华传统,但为什么又在经常消灭自己的文化呢?文化不是一个虚无的概念,文化是需要一些具体的符号,以传承后世。当下的中国,真的是文一下就化了吗?今天看到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写在作文纸上的稚嫩小字,内心感受到一种难言的情愫,是无奈?还是力量?
问将来。
传递
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文化的底蕴都需要传递给后人,以保证这个国家的兴盛不朽。精神上的传递可以使后人有良好的品德与学识,所以传递是很重要的。
但是目前无论从哪一方面来说,人们的传递意识都在减弱,普遍化的倾向越来越严重,甚至在向高层发展,这样在无形中影响更多的人。
就在这一周,北京市宣布:把宣武区和西城区合并,改名为西城区;把崇文区和东城区合并,改名为东城区。单看合并城区这一点,也并没有什么,但是关键却在这改得名字上,一个城市、一个区的名字就像是一个人的名字一样,必须要有特点也还能代表他自己。而这次给两个新区起的名字,无论是从哪个方面看,都阻碍了文化的传递,对比宣武崇文和西城东城这样的名字,宣武崇文既有文化内涵,又有历史底蕴,能很好地代表北京这个古城,而且这个名字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都是绝无仅有的,有很强的代表性,应该是这两个新区名字的最好选择了。可是北京市却非得把名字起成西城和东城,简单地想一想,只要是个城市,都可以分为西城区和东城区,全国可以说有多少个城市就有多少个西城和东城。
宣武和崇文就这样被扼杀了,中国又失去了一点文化的底蕴。虽然人们大都还知道它们,但是宣武和崇文已经从未来的地图、书本上消失了,所以对于很多年后的孩子来讲这样已经割断了文化上的传递,包括这两个“传说中的城市”。(李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