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 |
分类: 教育感悟 |
前两天和鲁鲁聊天,说起他小时候的事,他说:“我小时候就是爱哭。”我说这是情感丰富的表现。
但其实,还有更深层的意义。他的爱哭,说明他没有受到太大的压抑,他是可以自由表达情绪的。回忆起来,我确实几乎没有训斥过他“男孩子,还这么爱哭!”“哭什么,你又没受伤!”“你自己不小心跌倒,有什么好哭的!”等等。总之,但凡他哭,肯定都是因为痛苦、难过,这是他的感受,我当时虽没有读过多少心理学,但却是本能地尊重他,不会责备、嘲笑,而是很呵护地安慰他,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他感到被理解,被爱护。这其实也会让他正视自己的感受,坦然地接纳和表达自己,不会去掩饰和扭曲。
相反的例子,以前院子里有个小孩,父亲是派出所的,有一次他和别的孩子发生矛盾,被打哭了,跑回家。我正好从他家窗下过,就正好听到他妈妈呵斥:“你一个男娃子,打不赢别人,自己没本事,还好意思哭!”这样的训斥,不仅在道德上有暴力倾向,就是对孩子的心理健康也是有害的。这就是人格分裂的开始——以自己的感受为耻,学会掩饰和压抑,再发展下去,或许还有憎恨和报复。
我自己小时候也是很爱哭的,以前一直以为耻,现在看来,这并不是坏事。倒是这种“以为耻”的心态,说明我不正常。
后一篇:仁慈宽容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