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在鲁鲁的抽屉里发现一篇作文,他不让我看,最后被我哄来看了。全文如下:
献爱心
今天,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看见一面墙上有好多贴上去的小广告。我想,如果把这些小广告全部清除,这面墙一定很干净。于是我把墙上的小广告一一揭下来了。妈妈看见了,夸我的做法很对,我心里美滋滋的。第二天,我在小区又发现了许许多多的小广告,我马上从家里拿出工具清除这些小广告。一个星期后,小区里被我清理得干干净净,大家都说我是个好孩子。
鲁鲁说,此文纯属虚构。他一直不好意思拿给我看,直到被我从他的抽屉里发掘出来。其实这种文风我们很熟悉,我们自己从小也是经常写类似题目的,比如“记一件好人好事”之类,那时候,我们也经常会作出这种合理的虚构,并因此受到老师表扬。记得我在虚构的时候,很担心被老师看出来,在事情的合理性上颇费心机,所以编得比较周全,每次都得高分,我以为是自己的胜利。其实现在才懂了,不是老师的弱智,看不出虚构的痕迹,而是那个时代本来就需要这种编造,需要这种文风,需要这样一种人格。
可悲的是现在的孩子们还在写类似的作文,言不由衷地编造那些“有意义的”华丽的谎言。好在鲁鲁还知道不好意思,这也许是整个事情的惟一亮点,也是他的可爱之处。相比之下,我们这些习惯了谎言的大人就无耻多了,这也是我经常感到绝望的原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