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常识比权威更可靠(附鲁鲁作文《一个讲礼貌的人》)

(2009-11-03 10:45:46)
标签:

作文

常识

权威

教育

分类: 教育感悟

    有时候真想开个玩笑,在我的书里写上一句:“孔子曰:‘午眠大益于身也。’”看读者会有什么反应,恐怕真有人会频频点头,孔子说得好,说得好!

    哈哈哈,这就是人性!

    所以说,要独立思考啊,千万不要被那些毋庸置疑的口气所迷惑,相信自己,很多时候,常识比权威更可靠。

    前段时间看见报道说,有一位语文老师对小学课本中的一些名人故事提出质疑,其中有一篇《爱迪生救妈妈》(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30课),虽然很感人,但其真实性值得怀疑。

    这篇课文大意是说:爱迪生刚满七岁时,就用镜子反光的原理来照明,使医生在自己家里为妈妈紧急做了急性阑尾炎手术。而根据医疗史记载,最早对阑尾炎手术的论述是1886年。爱迪生生于1847年,电灯发明于1879年,1886年爱迪生已经是一个40岁的已婚男人了。也就是说,爱迪生小时候根本不可能有阑尾炎手术,更不可能有一个医生在他做的“有影灯”下,为得了急性阑尾炎的妈妈做紧急手术——这个故事是虚构的。

    我早就有这样的感觉,很多励志书中的感人故事,其实都是假的,经不起推敲,既然作为论据的故事都是假的,由此得出的结论当然也很可疑。所以就我自己的创作来说,尽量不用别人的故事,最好从自己的亲身经历和观察中去得出结论。

    孩子的阅读和写作,也应该有更多的独立思考,有质疑的精神,不迷信权威(哪怕是像课文这样的权威),相信自己的观察和判断,以自己的经验作为实证,这样才能更加接近真实的世界,文章也才更有说服力。

    由此,又想到另外一个问题,很多老师和家长热衷于让孩子背名人名言、好词好句,并鼓励孩子用在作文中,这其实并不好,说得好听是急功近利,说得不好听,是“掉书袋”,弄不好就会陷于空洞和迂腐。

    名言的产生,都有一定的背景,而在后世不断被转述的过程中,很多已经失去了其本意,如果不是将人和事和言整体地去理解,我们往往是只知皮毛,甚至连皮毛都弄错,这样的引用实在是很肤浅且危险的。所以,与其拉大旗做虎皮,虚张声势,不如用自己的文字,想自己的事,说自己的话,这样来得更踏实。

 

附:鲁鲁的作文

一个讲礼貌的人

徐春阳是我来北京最早认识的朋友,也是我所有朋友中最讲礼貌的一个。

徐春阳生在中国,但是在上小学之前,他一直都是住在日本,在那里,他受了要讲礼貌的教育,所以他很讲礼貌。

因为他很讲礼貌,所以他很招大人们喜爱,有时还被当成活教材来教育自己的小孩。有一次春节后,徐春阳来我们家玩,他一进门,看见我爸爸妈妈在那儿,就说:“祝叔叔阿姨新年快乐,万事如意。”之后他就在我们家玩了一段时间,走的时候,他又把这句话重复了一遍。他走之后,我就遭罪了,我爸又开始教训我:“你看人家阳阳多讲礼貌,你也不学学?!”我有点不耐烦,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就不擅长这方面。”我爸有点生气了,狠狠地说了我一顿。

还有一次,我和徐春阳去别人家玩,他上来也是打了一声招呼,他就受到了别人的表扬。我看见他都受了表扬,心里不是滋味,也说了一声“阿姨好”,我也受到了表扬。

这件事使我受到了启发。从前,我觉得礼貌不是很重要,学不学都没什么。现在,我觉得我还是应该学习徐春阳,要讲礼貌,因为这对和别人交流有很大好处,而且做一些事情会很方便,这就是他将来的优势。所以,我现在也一定要讲礼貌。

 

2008-1-6

(六年级)

 

这篇作文通过两件事,说明了不讲礼貌的坏处和讲礼貌的好处,自己从中得到了教训,非常直观。这是孩子的思维,虽然他对讲礼貌的意义还没有看得很深,只是隐约感觉到“这就是他将来的优势”,到底是什么优势还说不清,但已经有了概念,有了意识,也有了动力,这就是收获,是一种觉醒,他知道去思考“以后”了,这就是成熟的表现。

作文体现着思想的力量,一件事,不仅是去记录它,最关键的是思考,知道这件事到底意味着什么。有了思考,作文就有了灵魂,哪怕语言上稚嫩一些,也比华而不实、虚张声势的写法有意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