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转自古古绿镜头
一直觉得自己是比较了解穷人的,只可惜住在城市久了,慢慢地人也开始脱离了生活的本质。很多时候自己内心的焦虑可能比穷人还多,是焦虑自己、还是焦虑别人?是对现在迷茫、还是对未来缺乏希望?总体感受是人的精神越来越软,或许人到了这样的年龄,真的生命力就开始下降了,有时还真找不到生活的目标。有人说,这样的年龄本就不应该有什么目标了。但真是过着没有目标的生活,那就不叫生活了。我说的目标不是要达成某个具体的物质,我说的生活的目标实际是指的一种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

很多时候不是态度决定一切,而应该是方式决定一切。如果我们最终找不到一种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再诚恳的态度也是乌托邦。很多人羡慕别人恬淡宁静的生活方式,并且他内心也渴望这样的生活方式,但他就是不敢去过这样的生活方式。穷人的生活不是生活,而是生存,他没有办法选择。但可以选择生活方式的人最后没有选择,那责任就在你自己了,怪不得谁。我们不敢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最大的原因还是我们的内心不够强大,我们还患得患失,我们还担心自己和别人太不同,我们还不敢认为自己的生活方式就是成功的生活方式。说到底,我们还太在乎别人对我们的评价。

无论你过什么样的生活,都是你自己的事。要知道梭罗早就说过:“人们赞叹的所谓成功生活,实际上也只是一种生活而已。我们为什么要夸耀一种生活,而贬低其他方式的生活呢?”
住到乡下,物质要求少一些,过自己想要的生活方式,这就是自己的目标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