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爱和尊重是最重要的立足点

(2009-01-03 23:10:43)
标签:

教育

立足点

严格

爱和尊重

分类: 教育感悟

    那次去学校给鲁鲁送药,无意中看见他和另外几个同学座位单独安排在墙边,原来是因为迟到而享受特殊待遇。当时心里有点不平,仅仅因为一次迟到,就被打入另类,这个处罚是不是太重了?担心儿子会产生受害感,对老师生出逆反心理。

    但我并没有将担忧流露出来,只是叮嘱儿子要遵守纪律,争取早日重返原位。也没有 和老师交流,因为我也当过老师,知道管理一个班级的不易,每个老师都有自己的风格,也有自己的办法,外人过多的干预并无好处。

    接下来的事却出乎我的意料。鲁鲁因为要争取返回原位,按照班主任张老师的要求写了保证,去找各科老师签字,就在签字的过程中,被英语郭老师利用这个机会,激发起了背课文的激情,英语学习发生了一次飞跃。

    而鲁鲁与张老师的关系也并没有恶化,甚至更密切。这次班上的元旦联欢会,鲁鲁主动要求带一些用品,为此专门骑车到他平时上课外班的地方,在熟悉的商店里,用自己的零花钱,买了些晚会需要的东西。而且还主动登台表演了一个节目——和另一个男生合唱一首歌。

    这些都是他在小学阶段从来没有过的。小学每年班上都要联欢,但他从来没有主动承担过组织工作,更未登台表演过任何节目(无论主动还是被动),他那种消极的态度,曾让我暗自忧虑。没想到,就在进入初中的第一个学期,积极的变化却悄然出现了!

    为什么一个严格的老师,并没有使孩子惧怕、疏远,反而让他有了一种积极的心态?

 这让我想起了我在体校时的教练杨老师。他训练很严厉,但大家都喜欢他,甚至崇拜他,感觉那时的球队最有朝气、最有活力,大家都刻苦训练,目标就是要打败当时称霸市里的一支企业球队,生活很充实,人际关系也很单纯,那种感觉很幸福。后来换了教练,虽然和蔼,但能力差,要求也不严格,大家不佩服她,训练不卖力,出不了成绩,队里也人心涣散,虽然运动量不如从前,反而觉得更累。

 孩子是分得出好歹的,谁真正对他好,他心里明白得很。人人都有梦想,都希望向前、向上,希望成功,被人尊重,谁能够带领他往这样的方向走,他就尊重谁。一个好老师,不仅要有让学生服气的专业水平,更要有让学生敬佩的人格力量,努力带领孩子向上走。老师并不能一味地夸孩子,护孩子,有时候严格要求,反而让孩子看到希望,内心更有力量。

 那时候的杨老师,训练场上很严格,训练场下却很慈爱,带头吃粗粮,把细粮让给我们,带我们看电影,给我们讲故事,这些都是终身难忘的。严格要求并不等于简单粗暴,在态度上尊重孩子,哪怕让他吃了苦头,他仍然能感受到你的好意,而不会怀恨在心。

 放纵不等于爱,老师不负责任固然危害很大,更有甚者,既不负责,又不尊重学生,工作松松垮垮,对学生态度还很恶劣,这样的老师,极其可恨,更让人难以容忍。

    人对痛苦的感觉很大程度受心理状态影响,无意的伤害会被忽略和原谅,有意的伤害则会被放大和牢记。有报道说,恋人接吻用力过猛,有导致颈椎受伤的,有导致耳膜破裂的,但却从来没有哪个恋人为此而投诉对方,要求赔偿。相反,如果颈椎是被外人故意扭伤,事情肯定就不会这么简单。拍一个蚊子和挨一记耳光,脸上都可能留下一个巴掌印,但疼痛度肯定不同,不是用力上的区别,而是心理上的异样。

    因而,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并不能单纯看采取某项措施是否正确。

    一些被学生反感的老师,往往辩解道:“因为我管得严……但严是为了你好!”这听上去振振有词,并且令人同情,但实际上,学生反感的往往并不是因为那些严格措施本身,而是实施这些措施时的态度和方法。

    所以,无论你在管理上是个宽的老师,还是严的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尊重,都是一个必须具有的立足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