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到北京搬进新居那阵,鲁鲁才四岁多,看到洁净的木地板,特别高兴,总喜欢坐在地上,或者赤着脚到处跑。
我也喜欢这个地板,感觉很浪漫,特别买了个大玻璃花瓶,插上花,摆在地板上。
但不久,美丽就中止了,鲁鲁不小心碰了一下,花瓶轰然倒地,碎了。
我很心痛,责备了鲁鲁。之后不久,又买了一个,还是玻璃花瓶,插上花。吸取上次的教训,我将它摆在一个不太容易碰到的角落里,特别叮嘱鲁鲁要小心。
但这次的美丽依然没能维持多久,鲁鲁在一次玩耍中,再一次不小心将它碰倒。我大发雷霆。
后来就再也没有买过玻璃花瓶。第二次碰倒的那个花瓶,碎得不是很厉害,我就将它放置在书桌靠墙的角落里,豁口的一面向着墙,插上颀长曼妙的花枝,开着紫色和白色的花朵,虽不是真花,却也自有风韵。
那个花瓶,连同里面的花,安然地伫立在那里,直到现在,再没被碰倒过一次。今天,当我无意中看到过去七年天天见面的它们,突然心中一动,想起了过往的许多,突然觉得很对不起鲁鲁。当时,我有什么理由对他大发雷霆?
花瓶的打碎,不是鲁鲁做得不好,是我放错了地方。对一个四岁多的男孩子来说,家本应是个自由的空间、快乐的空间,我却把一个易碎的东西放在他必会触及的地方,这不仅是个障碍,还是一种威胁,让他随时处在害怕闯祸的恐惧之中。
有时候反省,孩子的内向胆怯,难道不是与生活中类似的恐惧太多有关吗?假如让我重新做一次母亲,我一定会做得更好。但已经不可能了,孩子已经长大,人生是不可逆转的。
好在我还能反省。多一些反省,及早觉悟,一切从当下做起,这样至少可以少犯一些错,多受一些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