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让孩子有一门特长

(2008-01-17 17:11:49)
标签:

教育杂谈

小升初

特长

分类: 教育感悟

让孩子有一门特长

    让孩子有一门特长,是增强他自信心的重量级砝码。人不可能涉猎每个领域,不可能在各个方面都是高手,对于凡人来说,想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达到“高人一头”,就只能集中资源和精力,把某一件事做好,在某一个方面比别人精通。一旦做好了这件事,你就实现了超越,就有了成就感,自我评价随之提升,自信也就有了。

    人与人之间原本差别不大,自信是以成功为前提的,只有感觉到自己有成功的把握,至少有成功的希望,才会相信自己的力量,人生才能积极向上。

    同时,学习一门特长也意味着一种责任。学任何特长都必然包括大量枯燥练习,没有人能轻松学成。以乐器为例,当选择并且决定学习一门乐器时,就已经开始了投入,精力的投入,资金的投入,买乐器、请老师、上课、练习,不是孩子一个人的投入,而是一家人的投入;不是一天两天的投入,而是长年累月的投入。正因为投入很大,半途而废就是巨大损失,是不负责任的表现,是应该引以为耻的。

    要选择或者放弃一门乐器,都要非常慎重。既已选择,就要坚持,这个过程,不仅是学习一门才艺,也是对意志品质的培养。

    北京一位热门中学的校长,在一次小升初家长咨询会上说:“现在的家长真是疯了,让孩子学这样特长那样特长,孩子就算是凭特长进入重点中学,成天都要训练、比赛,影响学习,最后还是考不上好大学,有什么意义!”她这种观点在家长中也是很有市场的。她所在的那所学校就没有球队和乐团,学校靠升学率高而闻名。这种话如果仅仅针对某些拿特长当敲门砖,一心只想当特长生进重点校的家长,还是可以理解的,但如果针对所有学习“特长”的孩子,就难免有些偏颇。

    训练和比赛,对于不喜欢乐器的孩子来说,是个负担,而对于真正喜欢的孩子来说,却是一种愉快而有益的经历。

    训练和比赛,相对于紧张的学习来说,不仅是一种放松,一种娱乐,还是一种社交活动。一个乐团(或者一个球队、舞蹈队、航模队、辩论团等等)往往有着不同年龄、不同性别、来自于不同地方的成员,他们有着共同的兴趣,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聚在一起,这使得团体有着很特别的氛围,团体间的成员也往往能结下真挚的友谊。每一次训练都会有很多有趣的细节,比赛更是难忘的经历,甚至会让人刻骨铭心。

    我的父亲今年已经74岁,他写了一部自传,回顾自己的人生。其中有一段,写了他读高中时,担任班长,班上和县糖厂联欢,他奋勇当先,拿出一个自己临阵磨枪练成的口琴表演,大获成功。父亲的回顾,七十多年,几十万字,有多少的大风大浪都只是一笔带过,而这次小小的联欢会,一次口琴表演,却让他如此动情,那种青春的意气风发,跃然纸上,荡气回肠。

    什么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东西?也许只有当老了的时候,静静回味,那些最有价值的事情,才会从芜杂的记忆中跳出来。

    也许我们今天会认为训练和比赛影响了学习,可对于真正喜欢自己这门“特长”的孩子来说,这就是他成长过程中最精华的部分。

    话又说回来,没有真正的喜欢,是练不出真正的“特长”的。大凡能在某种才能上学出成绩,达到重点中学苛刻要求的孩子,都是下了很大功夫的,没有真正的兴趣,很难坚持,也不可能有所成就。

    世界上不存在绝对没有意义的事,付出了都有收获。我们所经历的一切,都会在生命中留下印记,只要你去提炼,任何一块石头里都蕴含着珍贵的物质。

?/P>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我的蒜苗
后一篇:俺的昌平风光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