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她的幸福无人嫉妒

(2007-09-08 06:50:46)
标签:

随笔/感悟

分类: 沉思默想

    以前,在很长的时间内,我对母亲并不理解。一个文革前的名牌大学历史系本科毕业生,解放前上过县女子中学,每天穿着蓝色的裙子、雪白的筒袜,(据说常常有男生扒着学校的墙头看她们下操),1971年以后,却在那样一个低贱的岗位上几乎一直干到退休。虽然谁也没说过那工作低贱,但在一般人眼里绝对算不上体面,单位的收发室,收收报纸,发发电报而已,没有权力,也谋不了实惠,更难有什么作为。

    很长一段时间以来,我除了把这归结为时代的错乱,心底里还是暗暗怨她不争气。

    但是现在越来越觉得,或许那就是她最好的生活状态。清清静静,与世无争,可以优先看很多书报,集很多邮票,把发电报的纸订成很多小本子,给我用来打草稿。墙角的大纸箱里,永远有很多旧报纸、旧画报,可以供我们剪贴,或者拿回去包书皮,或者做成漂亮的纸盒子、小钱包。

    每天她必须去一趟邮局,发电报。上午等各科室把要发的电报送来,她收拾收拾就出门了,回来差不多已是中午,就直接回家。通常她都会带回来一大捆菜,因为会路过一个国营菜店。除了买些人吃的菜,她还会捡一些菜叶回来喂鸡。

    喂鸡的时间总是在中午。当她在案板上切那些菜的时候,大大小小的鸡们,通常都有十只以上,就已经围绕在她脚旁,兴奋地咕咕叫着,挤来挤去。她就一边切菜,一边维持着鸡群的秩序,“去去去,不准抢!”“急啥子嘛,饿痨鬼啊!”然后她把切好的菜拌上糠或者剩饭,分到几个盘子里,鸡们呼拉一下涌上来,妈妈则退到一边,笑眯眯地看着,嘴里不停地发出念叨。

    其实,她是个言语不多的人,大众场合她总是坐在角落里,从不插话,安安静静。

    她喜欢安安静静地看书,看到黛玉死了,会哭。

    她还喜欢种菜,在河沟旁开了两块荒地,种得有向日葵,也有丝瓜、白菜、豌豆苗。我们家后面有个小院子,除了养鸡,还种了一棵葡萄,一到夏天,头顶上郁郁葱葱,绿叶间果实累累。那沉甸甸的葡萄上,有一层淡淡的霜,看上去那么新鲜。我就常常搭一个木凳,瞅着哪串熟了就剪哪串下来,或者站在凳子上,瞅着哪颗顺眼就揪下哪颗,直接放进嘴里。值得一提的是,我们家的葡萄小有名气,因为是从农科所要来的种苗,说不出是什么品种,但就是和别人的不同,特别大,特别甜,所以每年收获葡萄的时候,妈妈会剪下满满一筲箕,分成许多份,让我送给邻居。

    妈妈用了很多的时间来经营这一切,所以她安于那个收发室。没有人嫉妒她,也没有人来抢夺,对于她那种与世无争的人来说,还有什么职位比这更好呢?

    一干就是十多年,直到健康再不允许。

    现在想来,工作于她也并非没有乐趣。在一大群各单位的收发员中,她就算是素质最高的了,因此在同行中颇受尊敬。每年邮局都要开发行表彰会,每年她都会带一包奖品回来,有时是一个热水瓶,有时是一床毛巾被,也很满足了。

    每个人的满足其实只有自己知道。或许对妈妈来说,有了家人,有了那些鸡,那些菜园,那棵葡萄,那个院子,还有每天喝上一杯的枸杞酒,她就已经很幸福了。何况是在那种年代,当时大有作为的人,后来未必结果就好,这对于能背诵庄子《逍遥游》的妈妈来说,没有比这更好的选择。

 

————————————————————————————————

    整理以前的旧书,看到《你不来我也等》(1992年出版)最后一篇就是写母亲的,标题是“反叛命运的循环”。现在所写的母亲,事情还是那些事情,但立场已经变了。我对母亲的解读,现在和十多年前有很大不同,这大概说明,我对命运的态度变了,由反叛到和解,最后趋于和谐。

    这也是人生的必由之路吧。

    母亲去世已经十三年,越来越感觉到和她之间的血肉联系,记忆不仅未曾模糊,反而更加清晰,就像植物的根,越来越深地扎进我的身体。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