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多一些怜悯,多一些理解

(2007-05-18 09:45:51)
标签:

管教

家务事

责任感

怜悯

分类: 教育感悟

 

    朋友的孩子管教很严,有不对就打,打得很厉害,结果很有效,孩子的独立性很强,在家要做很多家务事,对客人也很有礼貌。

    于是被作为“成功案例”向大家推广,让周围这帮教育手段不硬的人感到压力很大。

    其实,大可不必。好孩子不是打出来的,做人的道理如果没懂,就算他现在规规矩矩,那也只是惧怕的结果,而非自觉。至于做家务,一个年龄有一个年龄的天职,到时候需要他做了,自然会做的。

    我就是例子,我是家里的独生女,在那个时代是极少数,很受宠。父母又极善良,极勤劳,妈妈几乎承担了家里所有的家务,剩给我的活儿很少。我初中二年级就离家去体校,之后就是上重点中学、上大学,直至参加工作,都是住集体宿舍,可以说,我从12岁就开始集体生活了,根本没有机会做家务。小时候我做家务并不多,但现在几乎所有的家务都是我做,我并无怨言,也没有不能胜任的感觉。相反,一些小时候很勤快的孩子,长大后却懒得动了。我初中时的一个女同学,是从农村亲戚家抱养的,过来以后承担了很多家务,从早做到晚。后来她有了男朋友,结婚之前,给我传授经验说,一开始就要管好,让男人习惯做事,不要把规矩立坏了。那小伙子比较老实,婚后果然是服服帖帖,那个女同学很享福。

    小时候受奴役的人,长大后往往也有奴役他人的倾向,因为他对人际关系已经形成固有的观念。而我,小时候妈妈几乎做了所有的家务,那不是因为任何人的压迫,而是因为爱,她爱我们,就承担了所有的一切。当我还小的时候,是妈妈保护我、照顾我,现在我也有了自己的孩子,我也自然而然地保护他、照顾他,就像当年的妈妈一样,心甘情愿。儿子现在还小,他就应该没有任何心理负担地享受我的照顾,等他以后有了自己的家、自己的孩子,他也会以同样的态度对待他的家人和孩子。一切都是水到渠成,假如现在我丧失了行动能力,我相信鲁鲁立刻就会承担起很多的家务,(事实上他现在也常常帮我做一些事,并不需要我刻意支使。)但是当我还有能力的时候,我不可能自己在一边享受,而让孩子去承担许多,我不可能心安。我愿意让他多享受一些,到需要他承担的时候,他自然会承担。车到山前必有路,“不要为明天忧虑,因为明天自有明天的忧虑;一天的难处一天当就够了。”

    其实,孩子们今天的忧虑就已经够多了,每天上七节课,周末要上课外班,学这样学那样,竞争已经够大,压力已经够大,中国的孩子缺的不是苦难,而是快乐。

    我们总以为现在的孩子能吃我们过去吃不到的美食,能玩我们以前没见过的玩具,没有繁重的体力劳动,不用再穿补丁衣服,还经常有零花钱,这就是幸福了。我们大都背过孟子语录“天将降大任于斯人,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于是忧虑太幸福的孩子们,缺少挫折,不够坚强,何以担当大任?

    可是,孩子们真的缺少挫折?真的就比我们幸福?恰恰相反,他们所处的社会环境,所接受的教育,不是太轻松,太灵活,恰恰是太多的压迫和强制。现在的孩子并不比我们那时轻松,他们的压力比我们小时候大得多——学习的压力,考试的压力,缺少同伴,缺少玩耍,缺少欢乐,孤独寂寞,他们的挫折是精神上的,需要有更大的承受力。

    我们给予孩子的理解不是太多,而是太少。所以不要再给孩子增加什么苦难了,相反要增加关爱,他们能解决好自己当下的问题,就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了。

    我们过去很少听说过有孩子自杀的,而现在,媒体上经常有学生自杀的新闻。曾看到一份2004年由上海市卫生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在2500名中小学生中进行的“上海市中小学生自杀行为及危险因素研究”的报告,其中显示,自杀心理和行为普遍存在于上海市的中小学生中,5.85%的孩子有过自杀计划,而自杀未遂者则达到了1.71%。自杀的发生率随年级的上升而增多,高二学生自杀意念的发生率达到了37.93%。但绝大多数的父母却对此一无所知。

    是什么让这些我们认为很幸福的孩子,竟然不快乐到想死的地步?

    其实,孩子们所经历的苦难是远远超出我们想像的,我们对孩子了解多少?我们又有多少人真的愿意蹲下来,降低自己的位置,去平等地理解孩子?

    鲁鲁很小的时候我们给他拍过一张照片,是他踮着脚尖,仰着脖子,用力伸长手臂,去开电冰箱的场景。他的整个身体几乎是吊在电冰箱的把手上,眼睛里充满了渴望。他只有冰箱的一半高,他要打开冰箱,去拿里面的东西吃!这件对于我们成人来说轻而易举的事情,在他却是如此艰难,必须付出极大的努力。

    对于孩子来说,很多事情就是如此,我们觉得轻而易举、理所当然的事,在他,却可能是极其困难的。想想鲁鲁生下来那一刻,赤裸裸地放在产房的秤盘上,他是那么的小,眼睛尚未睁开,对世界一无所知。到现在,九年的时间,已经学会了那么多的知识,语文、数学、英语,还有各种各样的常识和技能,他会打架子鼓,我不会;他会画国画、素描、水粉,我不会;他会玩很多电脑游戏,我不会;他玩悠悠球可以玩出几十种花样,而我,一种也不行……所有这些,难道不值得我骄傲吗?孩子的成长是一个奇迹,当我们想到这些的时候,不能不赞叹生命的伟大,我们还需要苛求他什么?我们怎么忍心为了一点点过错就出手打他?

    孩子永远爱不够,爱孩子,为孩子付出,这是我们的责任,我相信,只要我们是真正爱他,他不会不领情的,到他应该尽自己那份责任时,他也会做得很好。

    你怎么对他,他将来也会怎么对你、怎么对他自己的孩子。一切都是有报应的。

 

             ——《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当代中国出版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