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篇博友的文章,写她对儿子的内疚。一次她儿子和另一个孩子闹着玩,用塑料棒对打。两个孩子都很开心,她也就没管。但另外那个孩子的妈妈却不干了,对着博友的儿子暴吼一顿。博友认为是自己孩子大一点,应该让着小的,就没有计较,拉着自己的儿子走开了。但儿子却很伤心,在妈妈怀里大哭,问妈妈“你是不是不爱我了”,不然“你为什么不管阿姨,让她骂我?”
读到这段文字,一阵心酸。突然想起儿子小时候,也是三四岁,和一群孩子在院子里玩,突然跑回家,脸色铁青,哇的一声大哭起来。问他怎么了,他只是愤怒地哭喊着:“我要打死他!我要打死他!”安抚半天才问清楚,原来是一个孩子的家长冤枉了他,本来不是鲁鲁把他孩子的鞋弄脏的,那家长却劈头盖脸地怒斥鲁鲁一顿。他一个三四岁的小孩子,不敢反抗大人,跑回家来大哭一场!
至今想起来仍是心痛。更心痛的是,当时我没有去找那个家长,只是安抚儿子,给他讲了一番道理。现在想起来很后悔,在当时的情况下,无论我说多少话,也掩盖不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儿子受了委屈,我却没有为他讨回公道。我以为我是宽厚的,其实却是懦弱,我原谅了那个粗暴的家长,却可能让自己的孩子伤痛难愈。更严重的是,由于我的姑息,那个家长可能永远意识不到自己的错误,可能还会伤害更多的孩子。而他的儿子,亲眼目睹父亲这样的行为方式,又会对他的成长造成怎样的影响呢?
一个幼小的孩子,他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家人,如果在关键时刻,我们不能给他最有力的支持,那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是他可以信任和依赖的呢?我们还怎么让他学会正直、勇敢?他还怎么对自己、对世界怀有信心?
生活中有许多类似的事情,在大人看来是小事,对孩子却是大事,我们处理每一件事都体现着自己的观念和性格,都会对孩子的成长产生影响。
母爱不仅需要温柔,还需要智慧。做一个母亲不是简单的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