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正确对待钱
鲁鲁有个小朋友,他父亲是开公司的,经常出差,他母亲也很忙,有时也出差。父母都出差时,家里竟只留下他一人,他得自己上下学,自己睡觉,自己做作业,自己做饭……他说做饭很简单,就是煮饺子,按他妈妈交待的煮多长时间就行了。我问:“没人管你,你就可以整天玩游戏、看电视了?”他说不,做一会儿作业自己就睡了。他的成绩居然还不错,中等。作为一个十岁的孩子,真是不简单!
很感慨。咱们的孩子操碎了心,也不见得强多少,人家的孩子,撒手让他自己长,不也挺好吗?他的独立生活能力明显比一般孩子强,社会知识也非常丰富,经常带同学出去玩,几乎全是他找地方,而且全是他埋单。
关于埋单这一点,鲁鲁说了一些情况,让我有些担忧。他的有钱在班上是出了名的,不少人盯着他的钱。他已经丢过很多次钱了,数额都不小,有一次他就亲眼看见一个同学把手伸到他书包里,他质问他干什么,那同学说:“没干什么,看一看。”事情也就过了。除了偷他的钱,还有不少人向他借钱、要钱,有的态度还很强硬。
他是中途转学来的,刚来时不认识同学,很可能正是因为用钱上的慷慨,让他结交了同学,改善了当时的处境,他就从中得到经验,认识到了钱在人际关系中的作用。钱确实能发挥作用,但要适可而止,金钱并不能买来真正的友谊,更不能买到真正的尊重,反而容易诱发别人的贪婪和觊觎。现在他们还是小学生,相对来说还比较单纯,但随着年龄增长,同学也会分化,到了初中、高中,同学中什么人都有,现在就成为一些同学搞钱的目标,将来会怎样?
以前认为他总是随身带着很多钱,而且花钱如流水,肯定家里是大款,把钱不当钱。和他聊过后才知道,他带很多钱的原因,是因为父母太忙,有时候必须把几天的生活费都一次给他,让他自己料理,于是他身上就有了“巨款”。
我还没和他父母交流过,只是凭着对他有限的一点了解,给了他一些建议:即使父母一次给一大笔钱,也不要都带在身上,计划一下,带上够一天用的就行了;叫父母不要给你百元大钞,经常让人看到你出手就是一百一百的,容易让人对你有不好的想法,说不定还危及自己和家里的安全;最好是给十张十元的,你把它分别放在隐蔽的地方,用多少取多少;慷慨是好品质,但也要适度。
他是个不错的孩子,很有礼貌,也很有活力,这样的孩子,将来走上社会竞争力是很强的。但同时,也有一些正统教育所难于引导的因素,让他的未来有一些让人担忧之处。我发现,他现在就已经习惯消费了,经常和同学一道买零食,买游戏碟,到外面花钱玩游戏,不远的路程也打车……现在类似的家庭越来越多,很多事业有成,经济条件优越的父母,却不得不面对教育子女的难题,这也是一个社会现象吧。
(《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当代中国出版社)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