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平凡的孩子也有春天早熟 |
分类: 教育感悟 |
所谓早期教育,我越来越怀疑它的科学性,怀疑又是一个商业陷阱,因为太多人靠它吃饭、靠它致富了。
孩子早两年读书识字,早两年会背几首唐诗,会说几句英语,会算几道加减法,真的就那么重要?早熟一点就肯定比晚熟好?我们就那么性急,那么等不得孩子慢慢长?
说实在话,儿子五岁半就上小学,虽然后来也赶上去了,和班上同学差不多,但我还是有点后悔,因为最初的两年实在太费劲。
孩子就像果树,该几年开花就几年开花,该几年结果就几年结果,成熟都有一个过程。成熟度不同的孩子待在一起,生涩点的总是要吃亏。在那个年龄段,孩子总共才几岁,差几个月都是一个很大的差别。
我有个朋友,八岁才上小学,由于年龄偏大,成熟度高,她上学一直很轻松,还一直当干部,自我感觉很好,家里也省心,一路顺顺当当,读完小学读初中,读完初中读高中,读完高中读大学。
因为上小学晚了那么两年,比我只小一岁的她好像就和我差了一个时代。我考上大学是1980年,和老三届为主的七七级、七八级差得不远,班上有很多下过乡的老大姐、老大哥,进校时我只有16岁,很幼稚,我所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涉及很多社会知识,也需要成熟的思考力,这些我都积累不够,因而四年大学也就只是读了些指定书目,学了些课本知识,真正的思考和研究都是毕业以后才开始的。学习是一辈子的事,现在回想,早几年晚几年真的不算什么。
而她因为晚我两年上学,赶上学制调整,小学由五年恢复成六年,高中由二年恢复成三年,这样一来,她就晚了我四年。到她考大学的时候,老三届已经很少了,同学年龄都差不多。高考竞争也不如前几年激烈,她轻松考进一所名校,毕业分在北京,后来又去了日本。现在她儿子和我儿子同校同年级,她本人在政府部门工作。
在事业上她并不因为比我们晚起步几年而落伍,相反在其他方面还显出优势。因为她的同学都是年轻人,她自己也是在那个年龄层的同学中长大的,她的思想观念、言谈举止、穿着打扮,她的整个感觉都更接近那一拨人。
她比我们晚熟几年,也许在早年是个遗憾,但是到了后来,当我们渐渐衰老的时候,她的晚熟反而成了优势,让她有了比实际年龄更年轻的观念和心态,也有了更年轻的外貌和气质,这一点对于女人来说尤其可贵。
上帝是公平的,不会让一个人把所有的好处全部占完,在某个方面有所得,其他的方面必有所失,人的生命力不是无限的,提前支取,难免提前衰竭。我们家长总在盼孩子早点成熟,早点成材,其实,一切事情都是按它固有的规律发展,强扭的瓜不甜,太刻意地追求某种东西,且不说是否能追到,就算到了手,也未必就是个宝。
孩子的成长是个渐进的过程,有的人慢一些,有的人快一些。没有关系。长得快的,让人家先长,长得慢的,要有耐心等待。揠苗助长是要不得的,把根损坏了,别说成才,活命都难。
孩子都有自己的根,最初的岁月,需要我们好好浇灌,帮助他把根扎好,让他有一个好的身体、好的品性、好的习惯,以后的成长就靠他自己了。
————————————————————————————————
发现一个现象,父母自己上学早的,孩子一般也倾向于早上学,自己上学晚的,孩子也上得晚。上面说的这位朋友,他的儿子就比我儿子上学晚,成绩也挺好,挺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