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经常会和儿子探讨一些工作上的事,比如书的写作遇到什么障碍,和谁合作有了什么问题等等,甚至把商业合同或者来往邮件给他看。他会很好奇,听我说工作上的事,觉得很好玩。必然有很多不懂的地方,我就会给他讲,为什么会如此。他听了也会提一些幼稚的意见,无论我用不用得上,我都会表示重视。
孩子学习的目的,最终是为了走上社会,有解决问题的能力。将来在社会上,孩子用得最多的可能不是写记叙文,而恰恰就是这些业务洽谈、商业合同以及项目报告等等。在我看来,我们这些商业合同,尤其是与外商的合同,形式规范,逻辑严密,语言准确而文雅,就是最好的应用文典范。而那些业务谈判的邮件,既要表明自己的立场,争取自己的利益,又要尊重对方,表达友善合作的意愿,在语句上是非常讲究的。为了争取有利条件,你还必须作出方方面面的分析——自身价值、市场形势、对方利益点等等。每封邮件都是有实际意义的,每句话都不是废话,一句不慎,可能就会造成损失,而那些看起来只起点缀作用的句子,实际上却使一封信有了人气。这些邮件逐字逐句给孩子讲,他就会领悟到什么是真正的实用写作。
有人认为,孩子不宜过早知道社会上的阴暗面,过早涉足成人的复杂生活。其实,你不给他讲,他还是涉足了,现在已经是信息社会,网络、影视作品、周边环境、周围人的所有言行,孩子有足够多的渠道接收关于社会的各种信息。孩子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样单纯,假如你能够变成一个孩子,混在他们中间,亲身感受一下他们的那些言行和思想,你一定会目瞪口呆。
其实这也没什么可怕的,自然界中,大树和小树从来就在同样的环境中生长,没有谁能给小树隔离出单独的阳光和空气。孩子身处的这个社会,就是他将来要独立面对的社会,我们是不可能隔离的,只能教他一种态度,一种方法,让他能正确地面对这些。
何况,社会从整体上来说,还是善的方面居多,不然早就崩溃了。对孩子来说,我们有足够多的正面信息可以传递给他。经常和孩子探讨社会现象,探讨父母工作上的问题,不仅可以开阔视野,学习知识,提高生存竞争力,同时也是一种沟通的方式。孩子能从这种探讨中感受到大人的信任,这种探讨本身的思想碰撞,也能让双方发现问题,通过自省而进步。其实,社会上的每一件事都是有理由、有意义的,大人有一种乐观、科学的态度对待社会,孩子也容易形成健康人格,这对于他将来在社会上生存、发展,是有好处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