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成功是阶段性的

(2005-12-03 10:52:02)
分类: 教育感悟
        一个在国际钢琴大赛中获得四项大奖的13岁女孩,在她学琴的童年时期,曾经3年挨了400多耳光。打她的是他父亲,目的是为了她好,逼她学琴,结果是她成功了。幸好是成功了,父亲也就没有被追究是否违法,反而到处传经送宝——尽管他送的宝也受到不少人置疑。
        许多教育孩子的故事都是在孩子终于获得某个胜利时戛然而止。这个胜利通常是某项比赛的得奖,或者进入某个著名学府,或者得到某种嘉奖和荣誉。
        这就像王子和灰姑娘的故事。灰姑娘终于嫁给了王子,成了王后。故事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
        但是以后呢?以后是漫长的一生!戴安娜当年嫁给查尔斯的时候,也是像灰姑娘变王后一样辉煌,一样让人羡慕。但是最后的结局呢?戴妃死了,王子又娶了老情人。任何浪漫和美妙都挡不住时间的侵蚀,一个人的一生,是要在他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才会正式落幕的,其余时候都只不过是在行进之中,剧情的发展谁也不能预料。
        家长处心积虑,孤注一掷,不惜牺牲孩子童年欢乐而换来的所谓成功,其实只是一个阶段性的,也许在那一刻被闪光灯放大了它的辉煌,被鲜花放大了它的美丽,仿佛这就是成功了,家长就有资格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了。“未来”通常都会被展望得一片光明,仿佛未来必然就是从胜利走向胜利。
        但是且慢,世界上当初有两个超级大国,现在只剩了一个,哪有什么绝对的“从胜利走向胜利”!就一个人来说,一辈子的时间可能比一个国家的寿命还长,要经历太多的事,有太多的不确定因素,漫长人生,还是要一天一天过的。
        在瞬间的成功之后,更多的是琐碎的人生,不为人知,由你自己去过。
        美国发生过一个中国的钢琴神童杀死恩师的事,后来法院判定这个神童是得了精神病。他的童年就是在十分严厉的教育下刻苦学琴度过的。当然,并不是所有这样的孩子都会精神分裂,但至少这是他得病的因素之一。
        当年他也辉煌过,也让人羡慕。这样的例子还有不少。为什么家长们还不警醒呢?说到底,我们太缺乏对人的尊重,对名利之类的东西还是看得太重。或许这又从反面说明了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恶劣,普通人生存的压力太大,人们不得不拼命奋斗。
        人都是血肉之躯,人的痛苦和幸福都是有血有肉的,当我们把那些所谓崇高而伟大的理想,强加在孩子身上时,我们实际上是剥夺了他对丰富多彩的生命的体验,剥夺了他自己对人生的选择权利,剥夺了他的快乐和健康,是对他的囚禁和压迫,我们有这个权力吗?
        下午,我把这个钢琴女孩的故事讲给鲁鲁听,我笑着说:“我真后悔当初没有好好管教你。如果我也像那个爸爸一样,狠狠心,严厉点,说不定你现在也拿了一个冠军。拿不了冠军拿个亚军也好。拿不了亚军拿个季军也好。什么也拿不了,也比现在好吧?”
        鲁鲁脱口而出:“我就是拿了冠军,我也要把奖杯砸了!”
        我的话,就是很多家长内心深处情不自禁的渴望。
        儿子的话,却是孩子内心深处情不自禁的愤怒和反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生存之不易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