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版《旧拓梦英篆书偏旁字源》

标签:
民国版梦英篆书偏旁字源杂谈 |
分类: 书画 |

书体来源:篆书目录偏旁字源泉碑
本书出版日期:民国
内文作者:释梦英
字体:篆书
碑刻年代:宋咸平二年(公元999年)
石碑基本参数:碑螭首方趺,通高三百厘米,宽九十九厘米
碑文字体及数目:目录十七行,行三十三字,篆书;释字、自序及答书十一行,行字不等,楷书
碑现存地址:此碑现藏西安碑林
《篆书目录偏旁字源泉碑》介绍:《篆书目录偏旁字源泉碑》刊建于北宋咸平二年(999)六月十五日,螭首龟趺,通高300厘米,宽99厘米,厚27厘米,释梦英篆书,郭忠恕楷书释字,安文杰隽字,元守全等立石。此碑通体完好,现存在西安碑林博物馆,是中国书法史及文字学史上的一方著名碑石。北宋咸平二年(999),梦英把东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540个偏旁部首分别篆出,并用楷书注释,自作序文说明,刻成《篆书目录偏旁宇源碑》。此碑对研究汉字的渊源、演进以及篆体书法大有裨益。梦英工玉筋篆,上承秦代李斯和唐代李阳冰,与宋初郭忠恕齐名。此碑对研究汉字的结构演进及篆体书法,均有帮助。释梦英:宋代高僧。衡州(湖南)人。号卧云叟。师号宣义。娴通《华严》,专事弘扬,周流讲化,不辞辛劳。工书法,识者谓“智永以后有阳冰,阳冰以后而梦英作。”效十八体书,尤工玉箸。尝至大梁,太宗召之帘前,赐紫服。往游终南山,当时名士如郭恕先、陈希夷、宋白、贾黄中之俦,皆以诗称述之。其后庐山僧颢彬学王,关右僧梦正学柳,浙东僧宛基学颜,亦为时人所称。明陶宗仪《书史会要》云:梦英“与郭忠恕同时习篆,皆宗李阳冰。”明杨士奇云:“梦英楷法一本柳诚悬,然骨气意度皆习弱,不能及也。”明王世贞云:“英篆笔亦自整劲,正书出信本《皇甫君碑》,骨稍露耳。”明赵涵:《石墨镌华》谓,“英公正书第一,篆次之,分隶又次之。然其十八体书(指梦所集十八体篆书《惠林诗》)多出臆测,与古有合。”书迹有《篆书千字文》、《篆书梦英十八体诗刻》(在长安文庙)、《说文偏旁字源并序》及《论十八体书》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