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无论考什么,在考前总是有紧张的状态。从心理学来看,这是正常的。不紧张反而不正常。即使准备非常充分,也或多或少紧张。考二级机动车驾驶教练员,在走过一年的路程后,许多人越加感觉其重要性。也就有了“志在必得”的心理。从而也导致考生更加紧张的心理。为了缓解这一情绪,本人发表此文,试图分享给大家,缓解紧张所带来的情绪。
一、考试已经临近,再去“临阵磨枪”,只能适得其反。考得高分,不是靠考前几天磨出来的,是靠平时的积累和早前的准备获得的。为什么说“适得其反”,因为“临阵磨枪”往往淹没了平时的真功夫,而过分追求所谓的技巧。再搞得个身心俱疲,发挥失常,“适得其反”自然而然了。
二、坚信考试是考平时水平。不论理论还是技能,尤其是技能,几乎完全是考平时的授课水平。为什么说呢?授课是艺术,授课水平高,不是靠突击出来的,是靠一点一滴积累而来的。至考试时,如行云流水、如大河奔流、如歌如诗,挥之不去、忘却不能。考试就是一个平时授课片段。“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靠突击咋能成,恐怕突击过度,也会把你平时仅有的那点功夫丧失掉。
三、考前保持良好的心态。关注世界竞技大赛的朋友们都知道:选手在大赛前几天,一般都封闭心理训练。为什么?休息、休整、调适心态。因为,比赛发挥失常与发挥超常不一样。平时学的再好,发挥失常照样不及格;如果发挥超常,即使平时学习欠一点,照样合格。如何心理训练,恐怕当驾校教练员都会吧。
四、有人问:准考证上注明需准备“尺子、圆规等”,恐怕就教练员这个职业来讲,一般不会用到这些。至少去年没有用上。这个准考证是交通行业通用的须知,我们这个职业不用,并不意味着交通行业其他的职业不用。
五、考前梳理一下“应当考什么”相对比较重要。不要一味追求别人说考什么。“应当考什么”有教材可能好些,没有教材看看标准是怎么说的?总起来说,你得去学学,看看,思考一下,才能归纳出线索来。有了线索再去复习不就容易了吗.
六、不要企图什么捷径。这是国家级的考试,有严格的程序和要求。任何考试部门有压力和责任。一是国家依法治国,依法办事的力度在逐步加强;二是严格高考作弊案例屡见不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