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三大球”项目衰败的原因是什么?

(2012-09-04 22:25:51)
标签:

伦敦奥运会

残奥会

三大球衰落

杂谈

分类: 生活杂谈

中国“三大球”项目衰败的原因是什么?

2012伦敦奥运会早就谢幕了,而目前伦敦残奥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中国代表队也毫无悬念地大揽金牌,现在金牌数遥遥领先。中国队虽然在伦敦奥运会上以38块金牌屈居第二名,输给美国队,但在残奥会上一定会拿到金牌第一名,而美国队在残奥会将永远也赢不了中国队!

单就奥运金牌而言,中国竞技体育上的“举国体制”无疑是大获成功的,但是中国的群众性体育运动却是每况愈下,这从伦敦奥运会上中国集体项目(特别是“三大球”)的全面崩溃中可见一斑。中国“三大球”衰败的原因有很多,但以下两方面可能尤为重要:

第一,奥运会的金牌设计有问题。100多年来,奥运会的项目不断增多,已由最早的40几项发展到现在的300多项,其实有些项目的普及性和实用性并不强,比如举重、射击、射箭等等,而这些项目所占的金牌数还都不少。随着项目数的增多,原来占据奖牌重要份量而竞技性与参与性最强的田径项目和球类项目就显得有点轻淡了,因此有人质疑,为何游泳会有蛙泳、仰泳、蝶泳、自由泳等多种泳姿的比赛项目,而跑步不能有侧着跑、倒着跑、爬着跑等各种姿势的项目(当然这更多是笑话)?另外,也有人对金牌榜做出很另类的各种解读,比如从国家GDP、人口数、参会人数等各种指标来计算各个国家的金牌榜与奖牌榜。我个人觉得,在奥运会项目繁多而又很难删减的情况下,不妨对奖牌数的计算方面有所改进,比如对集体类项目可以按照人数的多少计算奖牌(像足球比赛,就确定为11块金牌,不过在能够换人的项目上最终颁奖会有一定的麻烦),这或许是比较公平的,特别是更能促进这些集体类项目的发展。当然这样算起来,中国的金牌数和奖牌数就排不到前三位了;但也许只有这样,中国的奥运金牌战略才能得到根本性的调整。

第二,中国的教育现状是集体项目衰败的根源。中国目前的教育体系非但不鼓励体育课程的发展,甚至特别有碍于集体项目的开展。在伦敦奥运会期间,姚明关于中国篮球发展的看法很精辟,他说到:我们有13亿人口为什么没有培养出世界一流的球员?是因为我们把体育从教育中剥离了,脱离了宽广的教育体系的空间,使我们青少年培养体制变得非常狭小。我们是有一些比较尖的球员,短时间里也有一些效果,但长时间积累毕竟会落下风。球场上大家看到的是一个运动员和另一个运动员的竞争,真正体现的是两者背后培养体制和机制。通过两届、三届甚至十几届奥运会比较,我们就会得到结论。现在,一方面畸形的高考导向使得所有人都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而忽视综合素质教育,特别是体育锻炼;另一方面,独生子女等原因又使得各级学校都不敢开展群体性体育项目,因为这些群体性和竞技性项目难免有个磕磕碰碰和大伤小病的。

所以说,在现有的奥运金牌战略和教育现状下,中国的“三大球”等集体项目只能不断衰退,伦敦奥运会只是一次大检阅而已,如果我们继续沉浸在这种举国体制所带来的一阵阵兴奋上,那中国群体性体育项目的重新振兴将遥遥无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