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的智能坐功、卧功与动功观呼吸与窍点部分(一)
(2014-12-12 19:45:36)
标签:
健康 |
后面的系列文章会专门介绍七星(天罡)。
详细的智能坐功、卧功与动功观呼吸与窍点部分(一)
庞明老师传授
Ⅰ、坐功
坐功,分自然坐功与混元坐功两部功法。
一、自然坐功
顾名思义了,自然坐功是自自然然、随随便便地一坐,什么也不想就行了。
以前我们称此坐法为“傻坐静等”,它是智能坐功的奠基部分。
(一)姿势:取任何一种坐势均可,要求身体放松,头自然前俯呈低头状,口齿合拢,舌呈自然状态,可舌抵上腭,也可抵门齿, 胸微含,腰背微曲后突——自然放松状。两手可用“混元合印手”,也可随便一放。
(二)意念活动:把意念和虚空相合,什么也不想,但要注意,当意念想虚空时,不是把意念的注意力都放在外边,而是放在混元窍一部分,好似放风筝似的,放出去和虚空相合的意念,好比是在空中飘荡的风筝,放在混元窍的意念,好比是风筝的线。这个比喻的中心意思是,意识活动虽然什么也不想,只与虚空相结合,但是不要忘记混元窍。练功时虚空是模模糊糊的,混元窍也是模模糊糊的,混元窍是虚空的中心。
(三)练功效应:此坐法属传统功法的自然清静法门,练之无任何流弊,素质好者可直指本源,直超上乘,可体察到混元窍的空洞无涯、虚灵匀净的景象,神不散乱则可体察到外界虚空混元气进入混元窍的景象,若能主动运用神意把外来混元气与混元窍本有的神气结合,则直入高层次。一般来说,形体放松,精神集中后,内气会逐步畅通、充实,练功不久,喉咙部放松,可出现好像打鼾那样的声音,但心中不是昏睡状态,而是模模糊糊的,当发出似乎鼾声的声音时,心中就有了灵明的感觉,若能于此时灵明之际,自觉地把意念集中于那一刹那间的感受,不使之失去而保持之,此即古之所谓“敬持勿失”,亦可使功夫上达。大多数人往往对此境界当面错过,抓不住,但也有效果。练功一段时间后,随着内气的充足,躯干会于坐功时,不知不觉地自然伸直,头也会自己抬起来,此时则应随着这一变化而端身正坐了,至此则可以做混元坐功的锻炼了。
(四)收功:意识中发出收功命令继而默念“收功、收功”,暂勿睁眼,在闭眼状态下,环视周身一遍,然后睁眼,起坐即可。
二、混元坐功
此是智能静功的主功,练功历程也分外混元、内混元、中混元三个阶段,不过练功方法不像动功那样,各阶段功法有明显区别,只是在练功的过程中,依据需要来调节意念活动的内容罢了。
(一)姿势
1、预备式:取任何一种坐势均可,端身正坐,百会上领,下颏回收,目似垂帘或微微闭合,含胸拔背,腰前塌,两手成混元合印手置于腹前。调身完毕后,默念“开始练功”。
2、起顶天立地掌:松开两手,转掌心相对,两臂前伸,似直非直,向上捧气至头顶上方向头顶贯气,停留一个呼吸的时间(此时要注意体会头顶是否有跳动感,如无任何感觉,可收缩头皮下的腱膜数次,自可产生气感)。而后两手下落,至额前,两腕相交,左手在上呈立掌,右手在下呈阴掌,于此同时两手扣成混元指环诀。两手沿中线下落至右手混元指环正对混元窍,左手的混元指环正对膻中穴,此即顶天立地掌。
3、叩齿搅舌:先叩门齿9 次,继叩左臼齿9 次,继叩右臼街9 次,最后再叩门齿9 次。而后搅舌,舌尖抵上门齿从中央到左上臼齿,到左下臼齿,到右下臼齿,到右上臼齿为一周,共绕三周,再反向绕三周。然后舌尖点上腭三次,点下腭三次,点上下门齿缝三次,然后舌自然放在口中,舌尖微下收,意念中把舌尖对向混元窍,而后进入练静功状态。
(二)意念活动
1、外混元练法。借助呼吸导引内气外放,外气内收。有两种方法:
①双向导引法:呼吸对气的导引作用有两种不同表现,对人体内之气,是吸,开、升;呼,合、降。对人体外之气,则是吸,合入;呼,开出。智能静功之双向导引,是对人体内、外二气同时导引。用腹式呼吸,吸气时胸腹壁层外向扩张,意念随胸腹外张从混元窍部位扩散躯干(熟练后可延及四肢)皮表,与此同时,意想外界混元气向人体皮肤层聚拢;呼气时,胸腹壁层内向回缩,意念随胸腹之回缩从皮表集中到混元窍部位,与此同时,意想皮表混元气向周围虚空扩散。此
过程是两个活动内容同时反向进行:吸气时人体内之气被意念引着外达皮表,外界混元气被意念引着内聚于皮表;呼气时,人之气内敛,外界气外散。如此练之,不仅使皮表之气充盈,而且加强了气的内收、外放的功能,唯此法不易掌握。②单向导引法:此法借助呼吸的“吸合呼开”的作用。呼气时意念从混元窍外开到六合虚空(上下左右前后)之中,吸气时意念从虚空集中到混元窍。
2、内混元练法。练外混元到感觉到气随意念运动,能感觉到皮表内、外气出入后,即可练内混元。其意识活动是:意念缩提会阴,即所谓“封闭海底”之意。切忌用力,而是意念微微一照而已。同时开张体侧的带脉穴(在第十一肋骨端下方平脐处),开成与会阴成一个三角形,配合腹式呼吸的吸气;呼气时从两侧带脉穴向内上聚拢到混元窍,此为一个呼吸,共行3 个呼吸。从第4 个呼吸开始,吸气时两侧大包随吸气向外开张,此穴开张是牵连着混元窍开张,呼气时两
侧大包向内上,合拢至喉头,共行3 个呼吸。从第7 个呼吸开始,吸气时,两耳尖与头侧的天冲穴部向外开张,开张时牵连着上腭的软硬腭交界处的中线处开张,呼气时从天冲向天门穴合拢,共行三个呼吸。从第10个呼吸开始,吸气时,意念从混元窍开向三心(顶心、手心、足心),呼气时从三心合向混元窍,反复习练不止。练此功时有的人会出现呼吸停止现象,不必理它,任其自然,切勿紧张。过一会或是呼吸自变,或是出现胎息。
(中混元练法,暂先不传授)
(编者注,中混元部分呼吸法,笔者这里有,以上部分练习熟练后可以跟我联系。)
(三)收功
把顶天立地掌变为混元合印手,默念“收功、收功、混元灵通”。然后闭眼转目,环视周身上下一遍,把混元掌变合十手上升至面部,分开两手敷面,上升敷头部掠至后头部,然后沿颈侧落至前胸,掌心对胸内,两手指尖相向,下降至脐,还原体侧,睁眼起坐。
Ⅱ、卧功
卧功一般采取仰卧式,枕头稍低些,以3 寸左右为宜。
一、姿势
仰卧,两臂置头两侧,两掌在头上方稍外些,掌心对向头顶,与捧气贯顶的贯气姿势相近。两腿微曲,两足掌相对,相距约15厘米左右。
二、意念活动
(一)用意念放
松法指挥周身放松:意念顺序是头、颈项、肩、肘、腕、掌
指,又回到头、颈项,然后胸背、腰腹、骨盆、胯、膝、踝、足、趾,要反复三次,以便全身放松。
(二)练外混元时的意念有两种内容:一是外想虚空深处,如意想银河系深处,同时内想混元窍深处,两者联系起来意想,有些人则感到是从混元窍中想虚空深处,这样可体会到“虚无玄关”的景象,是高层次境界,但不能强求,其中着一丝痕迹、形象都不对。此方法何种姿势皆可用,非独卧功而独有也。二是想点稍具体的,如把人体内外联为一体,方法是人体之混元窍与天空中的北极星连在一起想,可默念“灵”、“星”二字。念“灵”字时意想混元窍,念“星”字
时意想北极星;念“灵”字时呼气,念“星”字时吸气,呼吸要均匀,不可勉强。
(三)练内混元时的意念:这是比较繁杂的一种方法,意念随身体窍点逐次
移动,身体窍点共有14个,位置是两掌心(2)、两肘关节中(2)、喉头(1)、两乳中(2)、两府舍(位于髂前上棘的内下方)(2)、会阴(1)、两膝关节中(2)、两足心(2)。共4 个序列,每个序列若干个窍点。
1、左手序列:①左掌心、②左肘中、③喉头、④右乳中、⑤左乳中、⑥左府舍、⑦右府舍。
2、右手序列:①右掌心、②右肘中、③喉头、④左乳中、⑤右乳中、⑥右府舍、⑦左府舍。
3、左足序列:①左足心、②左膝中、③会阴、④右府舍、⑤左府舍、⑥左乳中、⑦右乳中。
4、右足序列:①右足心、②右膝中、③会阴、④左府舍、⑥右府舍、⑥右乳中、⑦左乳中。
从以上诸序列中可以看出,躯干的两乳中与两府舍穴,是4 个序列中共用的,喉头是两个手序列共用的,会阴是两个足序列共用的。而每一个序列就是一个七星图。练功时,意念依序列窍点发放指令,让窍点部位放松,同时默念序列的数字。譬如,令左掌心放松的同时念“1”, 令左肘中放松时念“2”,依次类推,而且每一序列都是往返进行的,完一序列,再进行另一序列,上肢结束后,进行下肢。男人从左手序列开始,女人从右手序列开始。
具体方法:以男人为例,顺序是:1、2、3,3、2、1,1、2、3、4、5、6、7,7、6、5、4、3、2、1,为一遍,共行3 遍;然后行右手序列,顺序同。3 遍后,行左足序列,顺序同。行了3 遍后,行右足序列。行3 遍后,宁心观照体察14个窍点。
行此功法一般多是睡前练之,往往练不完4 个序列就入睡了。或者于观察窍点过程中入睡,因此不必收功。如欲收功,把意念集中混元窍中,稍停,发收功的意识指令即可。
对于坐功与卧功,在智能气功中不占重要地位,它只处于辅助练功的位置,也不拟广泛推广。因为它的意念活动较复杂,练时有一定的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