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事项: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8 月27 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发展商业健康保险,助力医改、提高群众医疗保障水平;部署推进生态环保养老服务等重大工程建设,以调结构促发展、推升级;听取政策措施落实第三方评估汇报,改革创新政府管理方式。
点评:
政府 市场并用,财政 险资共赢
会议强调政府和市场“两手并用”,合力深化医改。措施包括:推广“商业保险机构受托承办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支持商业保险机构参与各类医疗保险经办服务”;“鼓励医疗机构成为商业保险定点医疗机构”;“丰富商业健康保险产品”;“鼓励社会资本设立健康保险公司,支持商业保险机构新办医疗、社区养老、体检等机构”等。
财政和险资合作,将实现共赢。一方面,财政资金发挥杠杆作用,撬动险资支持民生领域,增加了财政资金的腾挪空间;另一方面,通过参与医改,险资丰富了保费来源(承办大病险)、拓展了资金运用领域(办医、养老、体检)、丰富了产品类型(面向老年、残疾的品种)。
利好商业健康保险子领域
保险行业总资产规模约为9.37 万亿,在保险“国十条”的政策助力之下,未来10-15年有望拓展为50 万亿资产规模。而本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相关政策突出利好健康保险领域。
目前我国健康保险医疗费用支出占全国医疗费用支出仅3%,占个人自付部分仅6%;美国医疗保险费用占全国医疗总费用支出的54%;我国健康险行业保费占人身险总保费的8.5%左右,远低于国际发达国家的30%。2015 年我国健康保险潜在的市场需求在2520 亿元~10360 亿元之间,将达到2011 年健康保险保费收入的3.6 倍~15 倍。内在需求潜力加之上述政策扶植,看好未来商业健康险领域的高速成长。
着重强调“以长带短”稳增长的政策思路
会议指出“要坚持定向调控,以解决长远问题的办法确保当前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即我们所提出的“以长带短”稳增长的政策思路。具体领域包括:污染治理、资源保护、医院及养老设施建设、文体设施建设、发展清洁能源(风电、水电、光伏、沿海核电)。会议强调“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促进项目顺利实施”。加大上述领域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在短期有助于稳定基建投资和总体投资,又与“调结构”、“惠民生”的长期目标并行不悖。总量意义上,预计全年基建投资回升至25%以上,对冲地产投资下滑;结构意义上,建议关注上述稳增长领域对应的投资机会。
未来政策持续发力,全年经济前低后稳
7月政治局会议已经明确了稳增长的重要性,我们判断,由于地产供需拐点临近,年内房地产累计增速将向10%左右的低位收敛,给经济带来下行压力,预期未来政策将持续发力,对冲地产投资回落风险,预计全年经济呈现前低后稳格局,GDP实现7.5%的全年增长目标。
稳经济政策料将从货币、财政、地产、结构四个方面展开
第一,货币政策延续中性偏松格局,政策重心在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手段包括窗口指导、行政监管、扩大直接融资、扩展定向宽松的范围等,我们认为,短期是否推出全面宽松政策尚需观察,时间窗口为8月宏观经济数据过不期。第二,财政政策超赤字走出,通过财政支持基建领域稳增长,并确保完成教育、医疗等民生领域的刚性走出目标,预计全年实际赤字为1.45万亿,赤字率2.3%。第三、地方政府和银行端对地产行业的相关政策进行调整,释放真实购房需求,同时通过落实保障房建设规划,对冲商品房销售、新开工下滑的影响。第四,改革“落地”,从而发挥“以长代短”的政策效果,我们从年初以来一直看好国企改革、自贸区、新型城镇化三大改革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