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倘若你付出爱时有所保留和计较,你便不在爱里。
——特蕾莎修女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2_pstatp_com/1b7f88ed23e4a2b31e03e69ca25daa7f.jpg
特蕾莎修女这句话里的“爱”,不是说爱情,而是指做善事。作为世界著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慈善事业,并因此获得1979年诺贝尔和平奖。这位伟大的女士,她的很多话也成为经典流传下来。
“倘若你付出爱时有所保留和计较,你便不在爱里。”“你所做的善事明天就会被遗忘,不管怎样,还是要做善事。” 在佛教经典里,也有类似的说法。投身慈善,向社会出付爱心,不应该计较多少,而不应该计较回报,这在大多时候,成为一种社会共识,或者说社会各界对慈善人士的要求。
但在现实生活中,能做到如此境界的,又有几人?前些时候,马克·扎克伯格与妻子普莉希拉·陈喜得千金,因此宣布向社会捐出99%的股票(市值450亿美元)给爱女庆生。他在给女儿的信中说,这笔捐款是为了“与全球慈善家一道推进人类潜能,促进下一代所有孩子的平等权益”。这挺好一件事,但中国社交平台上有很多非议,说他捐款目的并没有那么单纯,甚至认为他捐款的目的是避税。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3_pstatp_com/c5a085f6cbb3fbaa79d41e840bd91602.jpg
姑且不论扎克伯格捐款,除了做慈善,还有没有其他目的,但这笔捐款显然能够为社会带来希望。这难道还不够吗?
在当今的商业社会,对慈善的助力,很多来自在市场打拼的企业和企业家,他们对慈善所投入的大量资金和物资,能够迅速地起到作用。每每发生大的灾难,企业家们的大笔捐款,总是能够高效地解决问题。所谓解燃眉之急,便是如此。
当然,在商言商,部分企业投身慈善事业,目的并不那么单纯,比如借机给企业形象加分,甚至直接搭车做做产品广告。这些行为,让一些人很不高兴,好像受到了侮辱。可是,不要忘了,相比“企业加分”,受灾民众得到的好处显然更明显。再说了,一个献出爱心的企业,一个长期投身慈善家,因此得到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难道不是对他们继续献出爱心的鼓励吗?
前些时候,儿子在书柜里清理出一大堆小学时候的课外书,准备搬到垃圾站去。我说:“小区门口有公益组织设的受捐点,不如把书放那里面吧。”儿子同意了。把书捆成一扎一扎,放进了公益组织的受捐箱,回来高兴地说:“这样还挺好的,不但可以献爱心,还省了费尽力气搬到垃圾站去……”显然,献爱心于他而言,也是有所收获的——省了一把力气。但是,我不能否定他捐出的那些书,将为山区的孩子们带来快乐。
http://tc/maxwidth.2048/tc.service.weibo.com/p/p1_pstatp_com/02bcbd174878aaf38022cf012b120297.jpg
所谓水至清则无鱼,无所保留和计较的爱,无所保留和计较的慈善固然值得尊敬,但带有目的的爱和慈善,同样应该得到尊重。
宽容,本身就是一种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