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http://blog.sina.com.cn/u/1445033430
首页
博文目录
关于我
个人资料
微博
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博客等级:
博客积分:
博客访问:
关注人气:
获赠金笔:
0支
赠出金笔:
0支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
中
小
浮丘山千佛寺石窟
(2022-01-18 08:10:34)
标签:
微卫星
旅游
摄影
浚县
千佛寺石窟
分类:
人文风俗
千佛寺位于浚县浮丘山碧霞宫后门外西北角,始建于唐,因有千佛洞石窟而得名。明嘉庆初年被改为浮丘书院,清康熙初年夏复为千佛寺。清嘉庆十八年(1813)千佛寺毁于战乱。道光年间多有修葺。从光绪三十二年(1906)到上世纪90年代,千佛寺先后被用作中学堂、小学堂、教师进修学校。本人1979年高考前曾在这里学习过一段时间。目前寺内建筑群以明清风格为主,中轴线上有山门、罗汉殿、大雄宝殿、水陆殿等建筑。院内苍松翠柏,尤其是水陆殿前那株千年桧柏成为善男信女乞求美好姻缘的上佳之所。千佛寺石窟开凿于寺内一座高约4米、南北长约15米、东西宽约5米的山岩上(俗称“山上山”),其开创年代不详,但据考古学家判定应不晚于唐代。山岩西南壁以及西壁岩面上有小佛龛,其中尤以山岩西壁的南北二窟为最大。洞窟内外的石刻雕像经过千年风雨剥蚀以及人为破坏,如今多半残缺不全。1963年,千佛洞石窟被公布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山门
被称为“山上山”的山岩顶平壁峭,其西南角有个始建于清代的“及武当”小石坊
山上原有真武阁,不知毁于何时,后于1991年7月恢复
石山四壁有摩崖题记20余处,其中唐代摩崖题记竟有5处
南窟为千佛窟,为三壁三龛的窟制布局,内壁凿有佛像996尊。门楣上刻有清代书法家程淓的《佛国》行书,上有小字为巴思巴文,系元代至元六年二月题刻,音译过来是“唵嘛呢吧咪吽”六字真言。
主壁以及南北壁均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像组合,主尊均为结跏坐佛
窟内四壁刻满小佛龛,造像题材多为二菩萨、一菩萨、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一佛、一佛二菩萨、二佛并坐、千佛等内容。窟内南壁北壁有题记,为唐永隆元季、开耀二年以及永淳二年的造像题记
洞中造像大多损坏严重,如今看到的三尊主佛首,面容光洁、慈祥,乃是后来补上的
北窟较小,窟内造像题材为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力士,窟内四壁亦刻有小佛龛,造像内容与南窟相类,二佛并坐,文殊普贤、一佛二菩萨、千佛等
北窟内还留有明朝时的题记,已经被拓的银光发亮
水陆殿前的千年桧柏
分享:
喜欢
0
赠金笔
阅读
┊
收藏
┊
喜欢
▼
┊
打印
┊
举报/Report
加载中,请稍候......
前一篇:
浮丘山碧霞宫
后一篇:
暮色中的黎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