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2020-04-28 17:36:40)
标签:

微卫星

旅游

摘星台

摘心台

比干

分类: 人文风俗
     摘星台位于淇县县城中心,占地面积100余亩,是著名的殷商文化遗址、寻根问祖圣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摘星台是一个夯筑土台,高13米、东西长90米、南北宽50米。经河南省考古学者鉴定,下层为龙山文化,上层为殷商文化。据明代《淇县志》载,摘星台为纣王所建,意谓登临其上,可以摘星揽月,是纣王和宠妃妲己观朝涉之处。自纣王在此摘国神比干心后,人们为纪念比干,俗称此台为摘心台。
      清明节回家,途中拐到淇县参观了摘星台。正值新冠疫情期间,公园内行人稀少,只见树木葱茏,亭阁相映,绿树红花,曲径通幽。公园内有魏、唐造像碑、殷三仁碑、扯淡碑、殷六七圣贤碑、没耳朵狮子、陈婆造心经浮图、麒麟壁等石刻珍品,是研究古代历史和雕刻艺术的实物资料。1978年公布为淇县文物保护单位;1999年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河南省文物重点保护单位。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公园北大门
     朝歌原叫沬乡,后改为沬邑,是古地名,在今河南淇县,是商朝晚期都城、春秋时期卫国首都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进门先映入眼帘的是比干雕像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殷朝六七贤圣君故都碑,为明代孙征兰题写。据考证,殷朝七贤圣君指的是武丁、武乙、帝乙、帝辛、箕子、微子、比干,如果认为纣王是位贤君的话就是七位,否则就是六位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警示亭
       2000年,淇县县委、县政府为教育后人,以史为镜,警钟长鸣,在此建了警示亭,并安放了警示钟,教育每一位干部不能忘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反腐倡廉、廉洁自律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摘心台为夯土所建,纣王晚年的时候,昏庸无道,整天和妲己在台上寻欢作乐,不理朝政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纣王的叔父比干看不惯他的所作所为,就到台上劝谏,纣王非但不听,反而恼羞成怒的对比干说:“都说圣人的心有七个孔窍,你自以为是圣人,我倒要看看你的心是什么样子的。”说着就令卫士将比干剖腹挖心。台上有忠烈坊,始建于汉代,清朝末期民国初年毁于战火,这是我们文物旅游局1999年依照原来格式重新建造的。对联“刚之忠之仁之勇之,惨也酷也悲也伤也”是由河南省文联副主席王鸿玉先生重新书写的。背面楹联:“道阻当时滴千载英雄之泪,名传后世启万年忠孝之心“,是明代三仁祠墩礼义坊旧联。坊前“比干摘心处”碑,是著名学者、香港大学教授饶宗颐先生题写的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台顶的心星阁是1999年新建的,它主要取自摘心台的“心”和摘星台的“星”而得名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摘星台旁边有林坚台
       比干被挖心后,他的夫人陈氏正怀有身孕,连夜逃至长林山,生下一子,追兵问孩子姓什么,陈氏急中生智,指林为姓,才逃过了这一劫难。武王伐纣后,封陈氏的儿子姓林,并取名坚,所以比干可以说是林姓的始祖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麒麟壁,雕于明正德元年,原来是三仁祠门前的一块照壁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正值杨树飘絮的季节,摘星台周围的空中地下杨絮翻滚着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在公园南门内,有一对雕于明代万历三十六年的无耳朵狮子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三仁祠:建于明正德十六年,明嘉靖十三年,清乾隆七年重建,1995年依旧修建,门前有一座石狮子,三只小狮子在吃奶,其中一只小狮子被踩在脚下,模样呆萌可爱。只可惜没开门不能入内参观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陈婆造心经浮图,塔身共七层,原来在淇县不远处的良乡村天宁寺内,是驰名的唐代石刻艺术珍品,1984年迁于此地。1963年被公布为河南省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扯淡碑是摘星台景区的一大亮点,这是明代保留下来的一块石碑,上面的“扯淡”二字很是明显,所以,这块石碑就被命名为“扯淡碑”,石碑的主人是谁,无从查考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公园的东边排列着一些石刻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原创】摘星台缘何又称摘心台
景区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