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绿色”的滇池

(2015-11-24 13:21:38)
标签:

微卫星

摄影

昆明

滇池

环境污染

分类: 自然风景
       去过几次昆明,都没有到滇池一游,向往那里的湖光山色和红嘴鸥,于是便抽空随团来到了海埂公园,导游说这里就是滇池,还可以乘索道登上龙门山。据介绍,滇池的湖面海拔1886米,面积330km²,平均水深5米,最深8米,是云南省面积最大的高原湖泊,也是全国第六大淡水湖,有着“高原明珠”之称。沿着湖边浏览,也没能感受到滇池的秀丽风光,一直怀疑导游是否忽悠了我们。湖水污染严重,岸边一隅有不少死鱼漂浮在泛绿的湖水上,看着令人心寒。旁边有一座龙王庙,游人不多自然香火也不旺盛。

【原创】“绿色”的滇池
【原创】“绿色”的滇池
【原创】“绿色”的滇池
【原创】“绿色”的滇池
【原创】“绿色”的滇池
【原创】“绿色”的滇池
【原创】“绿色”的滇池
【原创】“绿色”的滇池
【原创】“绿色”的滇池

附录:数百亿经费缘何治不好滇池(文/彭科峰,《中国科学报》,2015-01-15,第1版,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5/1/311633.shtm)

日前,受环保部委托,环保部西南环保督查中心就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工作约谈了昆明市政府,并责成昆明市政府暂停部分区域新增水排放项目环评审批。据通报,约谈事由主要为滇池流域治理“在规划项目推进和水质改善两方面均不理想”。2015年是“十二五”最后一年,但昆明市滇池流域治理项目完成率尚不足30%。据悉,滇池近年来连续两次在水污染防治中获得差评。

滇池,曾经的高原明珠,为了追求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如今已沦为环境污染的全国典型,水质一度达到劣V类,即坏到了极限。据统计,20年来,中央及地方投入治理经费超过600亿元,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最新发布的《2014年全国地表水水质月报(11月报)》显示,目前滇池湖体整体仍为重度污染。现实委实令人叹息。

污染湖泊的治理向来是一大难题。太湖、巢湖等多个内陆湖泊也曾经发生严重水污染事件,但目前均已好转,且治理周期不超过10年,这说明污染湖泊的治理绝非无药可救。滇池为何难以变清澈?

云南省此前组织的调查显示,滇池位于城区下游,每年不得不“吞咽”污水2亿多吨,成为昆明700多万居民的“潲水桶”。此外,昆明市虽建成6座污水处理厂,但是由于城市管网的缺陷,对污染的处理不够;由于多头管理和部门利益,供水、排水、集水、治污等部门各自为政,大量生活污水排入。因此,滇池污染更多是管理问题,是人为因素。令人遗憾的是,从目前滇池水质重度污染的情况来看,尽管有关部门找到了“病因”,但显然并未对症下药。这里面有治理经费的压力,也缘于地方政府决心不够、执行力不强。

事实上,滇池的情况绝非孤例。河北、山东等地存在大量粗放型的小钢厂,地方政府也往往采取默许的态度。其原因是由于在现行政绩考核体制与软弱无力的环保考核制度下,地方政府往往选择经济发展速度,忽视了生态环境的保护。由此来看,我国环保制度亟须深化改革。

需要指出的是,即将实施的新《环保法》或将为滇池治理带来新的发展契机。它进一步明确和加强了政府对环境保护的责任。在针对企业污染行为加强惩罚的同时,也加大了社会和地方人大对政府的监督力度。

从另一个层面来说,滇池久治不清也给我们提出了警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不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忽视科学发展,必将付出沉重代价。毕竟,很多污染是不可逆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