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娲皇宫:我国最早奉祀女娲历史文化的遗存

标签:
微卫星摄影涉县娲皇宫女娲 |
分类: 人文风俗 |
娲皇广场
后记:
*********************************************************************
附录:
一、中国阁楼建筑的杰作——娲皇宫(节选,文/罗哲文)
娲皇宫被称为河北古代建筑的十大奇观之一。我曾写过文章推荐,不仅在河北,就是在全国也称得上奇观。中国的楼阁建筑是我国古建筑类型中最具有特色、最有价值,从结构、艺术来说也是最为突出的一种。我们的古建筑包括我们的文物有三大价值,即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有些古建筑和文物只有其中的一项或两项,而楼阁却三者兼备,无论从建筑的结构、建筑的工艺来说在古建筑中都是非常有特色的。
上世纪80年代,我曾写了古建筑十大奇观的文章,把娲皇宫与长城、赵州桥、料敌塔等建筑同时并称为中国古建筑之精华,中华文明的形象化标志。娲皇宫作为道教的宫观,又与民俗、佛教等其他的东西结合在一起,在古建筑的楼阁中,完全是一个杰作。
1、依山就势的平面布局
娲皇宫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涉县西北10公里中皇山悬崖绝壁之上,座东向西,因其主宫在山上,俗称“奶奶顶”,分山上、山下两大部分。山上是娲皇宫的主体建筑,占地面积达1437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32.80平方米,依山就势,充分利用山崖下的一个半圆形石坎,中置上临危崖的主体建筑娲皇阁,两旁有梳妆楼、迎爽楼相陪衬,左钟楼右鼓楼南北对峙,其余的山门、牌坊、石窟等建筑布局更是合理巧妙。山下有朝元宫、停骖宫、广生宫和牌坊等,整体建筑安排紧凑、奇巧。它依山就势的平面布局,突破了中国传统寺院的中轴线完全对称格局;它天然独特的地形特点,构成了前列漳水似玉带,背靠山崖若锦屏,左托飞天峰,右倚凤凰山,群峰拥翠处,险崖抱奇观的景观,涵摄了山川之钟秀与古建之精华,为河北古建奇观之一,自古就有“蓬壶仙境”之美称。
2、依崖构建的楼阁特色
娲皇阁,俗称“三阁楼”,是娲皇宫建筑群中的主体建筑。它“依岩凿险、结构凌虚、金碧灿然、望若霞蔚”,其天然独特的地势,妙不可言,巧夺天工的风格,堪称奇绝。
娲皇阁,依崖而建,座东面西。通高23米余,屋顶歇山琉璃瓦剪边建筑,基层为石券,前设廊,外砌石栏杆。阁身分为三层:一层名清虚阁,二层名造化阁,三层名补天阁,檐下分别施七踩三昂斗拱、三踩单昂斗拱、五踩双昂斗拱。三层俱系面阔五间,进深三间,南北西三面设廊,人们可凭栏眺望周围的景色。廊内向西一面为隔扇。依崖而建的楼阁特色,是我国高层楼阁中的一种独特形式,这种结构不仅可以节省工料,减少许多工程造价,而且便于建造。这座歇山式的三层建筑,背靠悬崖,面临深涧,远看似精美壮观的空中楼阁,具有独特的仙山楼阁的意境,令人遐想连翩。
3、八个拴马鼻,九条锁链的奇特构想
在娲皇阁东面的崖壁上,开凿有八个拴马鼻,九根铁链将楼阁和崖壁连在一起。据说当阁内游人众多时,铁链便会绷紧。其实,它是运用了高层建筑中重心偏离安全率的原理,如著名的比萨斜塔,杭州的虎丘塔等,都是运用这个原理。当楼体遇到了强烈的外来力量如地震等,若往后倒,楼体被崖壁挡住不至于倒塌;若往前推,只要在重心偏离的安全系数内,九根铁索即起到一发千钧,稳定楼体的作用,其抗震能力相当强。现存的依崖楼阁还有不少,如山西恒山悬空寺、四川的石宝寨等。悬空寺基于插崖的石梁,娲皇宫则是以铁索挂阁于峭壁的方式,造成活楼效果,在建筑设计精巧上其雄伟壮观犹胜于悬空寺。这种国内独有的构造方式,造成活楼吊庙的效果,令人叹为观止。这是个了不起的创作,是个伟大的奇迹,具有很高的艺术和科学价值。同时,如此奇绝价值重大的建筑也给我们的保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相信,娲皇宫能在涉县人的手中得到更好的保护,并把她发扬光大。
二、2014秋游记(11)娲皇宫http://you.ctrip.com/travels/handan495/20221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