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顺古镇位于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4公里处,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全镇人口6千余人,以华侨出国历史长、侨属多而成为著名的侨乡。古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至今仍较完整地保留着滇西一带明、清时代的建筑风貌。和顺是中原文化与南亚文化、东南亚文化、西方文化碰撞的一个窗口,这里景色优美,四面火山环绕;一泓绕村碧水,鱼翔浅底,河畔古柳如烟;湿地、龙潭、峡谷,鹭鸶、野鸭、老牛,梅花、茶花、稻花,活现了恬静的世外桃源。2005年荣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榜首,2006年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十个小镇之一。



荷花池旁的秋农路

双虹桥,迈过此桥就进入了和顺古镇

双虹桥下古树横卧


鸭鹅在河水中嬉戏、觅食,一派韵味无穷的农家田园牧歌画卷


和顺图书馆矗立在双虹桥畔,大门居高l临下,馆内富藏古今图书及地方文献,现有藏书七万余册,是全国最大的乡村图书馆,1983年被公布为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门上的“和顺图书馆”匾,由胡适题写




难得一见的朱总理题词

和顺较具规模的古民居,都是清代建筑风格


寸尊福故居
寸尊福是一个翡翠大王,同时也是一个爱国华商,他为国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光绪十一年,缅甸沦为英属殖民地,侨商受尽欺负,昏庸的清政府无力保护自己的华侨,一腔热血的寸尊福北走于缅甸南北,联络广东,福建,云南各地的华侨一起会见英方统帅,强烈要求保障华侨的生命财产安全,英方被迫答应公开做出声明约束自己的军队。由于他的据理力争和慷慨陈词,英军文武官员也为之钦佩,从此名声大振,在缅华人推举他为中华会馆的会长。辛亥革命时期


寸家大院,正门悬挂民国军政府主任总裁岑春煊赠的“民国策勋”匾

寸氏祠堂




颇有江南水乡风貌的洗衣亭,沿着和顺的小河,每隔一段就有一座

洗衣亭是当年“走夷方”的男人为留在家中孝顺公婆、抚养子女的女人修建的,以方便她们洗衣洗菜时遮风避雨


后记:
2014年暑假,忙里偷闲与爱人赴云南旅游,先后游历了昆明、大理、丽江、香格里拉、瑞丽、腾冲等地,饱阅了滇西北和滇西的自然风光与人文历史,也赏鉴了那里盛产的翡翠玉石和银饰器皿,开阔了眼界,长了不少见识,这个暑假由此行甚感满足。
由于是跟团旅行,难免留下遗憾,很多景点只能匆匆而过不能细细品味,并且还有许多感兴趣的景点无法成行。每天天刚亮出发,基本天黑才回到住处。即便这样天天奔走,但尚未感到疲倦,也许是兴趣所至吧。只是在滇期间,天公多不作美,几乎每天都是阴雨朦胧,我一直渴望的目睹蓝天白云下的景观愿望终难实现。一路走来的感触是:滇西北线路成熟,商业化程度高,吃住条件由近及远逐渐好转;滇西一线的条件相对较好,尤其到了腾冲安排住的是别墅宾馆,难免同行的旅伴感慨,如果不安排那么多购物店,云南的旅游真的不挣钱。其实哪有不挣钱的买卖?个种缘由导游应该最清楚。
云南之行的博文到此告一段落。在此感谢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的蔡静经理、昆明康辉永立旅行社的张淑梅小姐的安排,以及一路上的阿慧、猴子、子弹、阿丰导游,正是他们不遗余力的讲解让我了解了很多云南的风土人情、民族习俗与文化,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次前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