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阳山俗称尖山,海拔623米,垂直高度500余米,位于淇县城西北约5公里的太行山与华北平原的断裂带上,集“古、雄、奇、险、秀”于一身,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山。景区内主要存有尖山、朝阳寺、清凉庵、朝歌寨、长眠道人墓、纣王行宫遗址、王莽洞、摩崖大“佛”、飞来卧佛、花台等百余处景点,游览面积约18平方公里。朝阳悬空寺,是中国七大悬空寺之一,位于朝阳山半山腰处,寺依山建造,绝壁而生,飞檐凌空,遥望如空中楼阁,故称朝阳悬空寺。据明、清《淇县志》记载,朝阳山原为殷故宫,是殷纣王冬季设行宫采暖的地方;东魏武定七年在此创建寺院,建筑金碧辉煌,气势雄伟,现为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中原户外登山基地。

朝阳寺“悬”在朝阳山的半山腰

远处半山腰一个红色的“佛”字赫然映入眼帘




朝天门是进入后山的唯一通道,下面的饮马泉已没了水,旁边有一个祈雨的龙王庙

山顶是草甸,漫山坡的石头犹如古战场

花台,传说是冬天纣王与爱妾妲常晒太阳的台子,这里背风向阳,冬天时节,大雪纷纷,别处的树和草都枯死完了,唯有这个地方,树还是绿的,花还是红的。

由花台看对面的山,山半腰的摩崖石刻“佛”字近在眼前,它高30米、宽20米,笔画最深处达1米,由台湾先佛寺住持混元禅师题写。

据说整个摩崖石刻工程投资30多万元,耗时三个多月才凿刻完成,是目前我国北方最大的“佛”字摩崖石刻。


普渡桥


朝阳寺里有千佛洞,可惜洞里面的石刻佛像都被破坏了

雕刻于北魏年间的“飞来卧佛”保存还较为完好



后记:
淇县有云梦山、古灵山,但不知道有朝阳山,更不知道里面还有一座朝阳寺。5月9日中午,驱车想顺道去古灵山看看,便设了导航,可凯立德硬是给导到了朝阳山,到了售票口才看到这里是朝阳山景区,看了介绍方知道朝阳山是是殷纣王冬季设行宫采暖的地方,历史也很悠久了。既然有缘到此就进去朝拜朝拜吧。正好中午12点,也没有顾上吃点东西,背上相机一路攀登上去。先游览朝阳寺,它位于朝阳山半山腰,背山向阳。说是寺院,其实基本上有寺无院。那些庙宇殿堂,依次摆放在山坡上,从远处望之,犹如挂在山上一般,因此朝阳寺又有悬空寺之称。之后过朝天门、情人谷,经分水岭、好汉坡,一路拾阶而上,便可到达朝阳山。置身顶峰,西看群山连绵,东眺沃野千里,一派壮观景象。景区内游人不多,途中只遇到十几个貌似美院的学生。前后用了2个小时,除后山的清凉庵没能走到,基本浏览完了所有景点。这里山青青,但缺少了水的灵动,也许到了夏天雨季山涧里会响起哗哗的水声吧。
************************************************************************
附录:淇县朝阳山景区标志寓意说明
朝阳山风景名胜区标志以印章为主体表现形式,寓意着朝阳山风景名胜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是集自然景观与三千多年文化内涵为一体的旅游胜地;主题图案以甲骨文的“朝”字和山水、淇县地图为背景,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时代最早、体系较完整的文字,又称为“殷商文字”,而朝歌(淇县)又是殷商的国都,因此甲骨文“朝”字分别象征着朝阳山和古都朝歌,寓意朝阳山景区有山有水,位于淇县——古都朝歌;主题图案基准颜色为中国传统颜色——深红色。深红色历代以来都被认为是中国的传统文化颜色,具有厚重、热诚、优雅、富饶、成熟与充满活力的传统文化特点,表达出朝阳山景区欢迎八方宾客的热情与真诚;主题图案下方中文“朝阳山风景名胜区”和英文“Chao
Yang Mountain Scenic
Area”选用方劲古拙的隶书和简洁大方富有现代感的黑体字,寓意朝阳山不仅属于中国,还属于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