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谈禽色变”不可取


标签:
微卫星杂谈旅游h7n9流感 |
分类: 教育教学 |
20130506央视新闻
——注:本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
附录:禽流感从未远去(节选自http://www.chinafowl.cn/html/n2/2/2013-5-7/20135717252900.shtml)
最早的禽流感记录是1878年意大利的鸡群大量死亡,当时被认为是鸡瘟。到1955年,科学家才证实上世纪19世纪的这次疫情由一种甲型流感病毒引起。此后这种疾病更名为禽流感。
2003年末,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首先在亚洲被发现,随后几年波及欧美、中东等地,让人们对其迅速熟知。今年春季暴发的H7N9疫情再次提醒人们:禽流感从未远去。
连续疫情:从H5N1到H7N9
世界卫生组织2012年年底的统计数据显示,H5N1禽流感疫情在全球范围内已造成数百人感染,359人死亡,其中159人来自印度尼西亚。
2003年底开始的甲型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最早在韩国报告发现。随后越南、日本等亚洲国家相继报告疫情,中国未能幸免。在家禽中发现疫情一个月后,人类开始感染禽流感,并出现死亡。
此后H5N1禽流感相继蔓延到欧洲、中东、非洲等地,所波及的国家纷纷“闻鸡色变”。时至今日,人类感染H5N1禽流感的事件并未消失,印尼等东南亚国家仍会出现散发病例甚至死亡。而今年春季,新的H7N9病毒又突然出现。
世卫组织4月1日首次向全球通报,中国出现3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由于缺乏针对这种新病毒的药物和疫苗,H7N9病毒感染人后的致死率显得很高,中国国家卫生计生委5月1日的数据显示,中国内地共报告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127例,其中26人死亡。
所幸迄今为止这种病毒还只是零星感染人类。世卫组织4月30日在日内瓦召开记者会说,目前H7N9病例仍处于散发状态,没有证据显示病毒具有持续人际传播的能力。
潜在风险:H7N9奇怪又神秘
世卫组织表示,目前针对H7N9感染源的调查仍在进行,尚未确定。世界动物卫生组织的专家在中国实地考察疫情后,对H7N9禽流感疫情感到奇怪又神秘。
甲型流感的H7病毒通常在鸟类中传播,H7N9则是一个亚型。在此次疫情之前,虽然偶尔会有H7N2、H7N3、H7N7等某些H7病毒感染人类,但并没有H7N9病毒感染人类的先例,病毒在禽类身上检测出的也极少。
美国外交学会全球卫生问题专家劳丽·加勒特也认为H7N9不同寻常。她说,与H5N1型禽流感病毒一比,H7N9看上去不像禽流感。
无论H5N1还是H7N9,都导致数以百万计的家禽染疫、被扑杀,数以百计的人类患者染病甚至死亡。但科学家最担心的是:病毒在反复的跨物种传染中是否会获得人际间传染能力,从而引发一场全球性的人类流感疫情。
诺贝尔生物或医学奖得主、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前校长戴维·巴尔的摩说:“就目前所知来讲,我们无法对H7N9是否会人传人进行预测,因为我们不能仅凭借基因方面的信息判断哪些病毒具有传染性,哪些没有,我们只能对此进行监测且时刻保持警惕。”
追记:
视频:每一口都安心
MTV:白羽鸡(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