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2012-12-20 11:55:17)
标签:

微卫星

摄影

旅游

影像

故宫

分类: 人文风俗

    北京故宫在20年前曾去游览过,但由于时间短没能细品味,前几日去北京抽空又去观瞻了一遍,顺便拍了一些照片。当天北京气温零下三度,寒风凛冽刺骨,以至于出了故宫双手拧不上相机的遮光罩,但这一次算是比较细致地浏览了一遍。先从中路进去,由东路折回,再沿西路走出故宫,故宫之大容不得你在一处多停留,除非你准备用一天的时间来度量。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故宫始建于公元1406年(永乐四年),1420年(永乐十八年)基本竣工,历时14年,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总面积达72万多平方米,有殿宇宫室9999间半,被称为“殿宇之海”。一条中轴贯通整个故宫,三大殿、后三宫、御花园都位于这条中轴线上。在中轴宫殿两旁,还对称分布着许多殿宇,也都宏伟华丽。这些宫殿可分为外朝和内廷两大部分。外朝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中心,文华、武英殿为两翼。内廷以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东西六宫为两翼,布局严谨有序。经历了明、清两个王朝,到1911年清帝逊位的约五百年间,历经是明、清两个朝代二十四位皇帝。1961年,国务院宣布故宫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故宫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午门前的日晷,又称“日规”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太和门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太和殿,俗称金銮殿,是明清皇帝举行典礼的大殿,为展示皇权的至高无上,所以规格最高,内外装修十分豪华,是故宫最大的殿堂。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初名奉天殿,明嘉靖时改名皇极殿,清顺治时始称太和殿。清康熙三十四年(公元1695年)重建。殿高35.05m,为重檐庑殿式,面积2,377㎡,55间,72根大柱,其中六根是缠龙金柱,是宫中最高大的建筑。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太和殿(侧面)

    太和殿是明清两代皇帝举行大典的场所。皇帝的登极、大婚、册立皇后和每年的春节、冬至节、皇帝生日以及公布进士黄榜、派将出征、宴会等大的庆典活动都在这里举行。每逢大典之日,从太和殿至天安门外,设有庞大的仪仗,太和殿前檐下设中和韶乐,太和门内设丹陛大乐,王公立于丹陛之上,一品至九品文武百官齐集于丹墀内陈设“品极山”的御道两旁。皇帝出宫御太和殿,午门钟鼓齐鸣,殿廷乐队相继演奏,殿内外香烟缭绕,气氛庄严肃穆,以显示封建帝王的专贵和威严。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太和殿前的日晷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中和殿与保和殿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中和殿

    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曾历经三次火灾,现存为明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重建。殿初名华盖殿,后改中极殿,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年)始称中和殿。每逢皇帝在太和殿举行典礼前,先在此休息,接受官员的跪拜礼。每年春季祭先农坛,也先在这里阅视祭文。祭祀地坛、太庙、社稷坛的祝版,也在此阅视。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中和殿内景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保和殿

    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清乾隆时重修。原名谨身殿,明嘉靖时改名建极殿,清顺治时始称保和殿。每年除夕,皇帝在此宴请少数民族王公大臣。自乾隆后期,这里便成为举行“殿试”的场所。“殿试”是科举制度最高一级的考试,每三年举行一次,被录取者称“进士”,前三名为“状元”、“榜眼”、“探花”。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保和殿内景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乾清门

    为紫禁城内廷正宫门。明永乐朝(15世纪初)建成,曾多次被灾并重建,现有建筑为清嘉庆三年(1798年)所建。“乾清”为乾天清正之意。乾清门外向东西两侧展开琉璃影壁,门前陈设金狮和金水缸,门内高台甬路直通乾清宫前丹陛,为皇帝御路。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乾清宫,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清嘉庆三年(公元1798年)重建。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乾清宫内景

  明代至清代康熙年间,此宫是皇帝居住和处理政务的地方。雍正皇帝即位后将寝宫移至养心殿,这里就成为举行内廷典礼活动和引见官员、接见外国使臣的场所。自雍正以后采取秘密建储的方式,即将选定的皇位继承人名封存在建储匣内,置于乾清宫“正大光明”匾的后面,待皇帝死后,取下匣子由秘密指定的皇子即位。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交泰殿,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清嘉庆时重建。

  凡遇元旦,千秋(皇后生日)等重大节日,皇后在这里接受朝贺。乾隆十三年(1748年),乾隆皇帝把象征皇权的二十五玺收存于此,遂为储印场所。现殿内宝座前两侧分别排列着用来储放皇帝宝玺的宝盝。宝座上方高悬康熙帝御笔“无为”匾,宝座后板屏上书乾隆帝御制《交泰殿铭》。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乾宁宫,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明代属皇后的寝宫。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仿盛京清宁宫的式样重修。西端四间辟为萨满教祭神的场所,东端二间是皇帝大婚的洞房,年幼登极的康熙、同治、光绪三位皇帝均在此成婚。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故宫东线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养心门,门外陈设一对铜鎏金狮子。门东西两侧又各辟一便门,门内为琉璃转角影壁。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养心殿建成于明嘉靖十六年(公元1537年),清雍正年重修,作“工”字形建筑,分前后两殿。自清雍正以后,皇帝寝宫移至后殿,前殿成为皇帝处理日常政务,接见臣工的地方。
  前殿正中明间设屏风宝座,上悬雍正帝御笔“中正仁和”匾,这里是皇帝接见大臣,举行常朝的所在。
  东暖阁是同治、光绪皇帝年幼时,慈安太后和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地方。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溥仪在此召开“御前会议”,作出退位决定。
  西暖阁正中设坐榻,上悬雍正帝御笔“勤政亲贤”匾,这里是清代皇帝批阅奏章,或与亲近大臣密商之处。
  西暖阁西侧另一小室为乾隆皇帝最著名的书房之一——“三希堂”。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储秀宫,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建成,清顺治十二年(公元1655年)重修。

  储秀宫是明清两代后妃居住的地方。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慈禧刚进宫被封为兰贵人时,曾在这里居住。咸丰六年三月升为懿嫔的慈禧,在这里生下同治皇帝。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已居长春宫的慈禧太后,为庆祝五十岁生日,移居此宫,并重修宫室,耗费白银六十三万两。院内游廊墙壁上的题词,即当时大臣为慈禧祝寿的万寿无疆赋。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御花园钦安殿

    始建于明代,明嘉靖年(1535年)添建墙垣以自成格局,清乾隆年又在殿前添接抱厦。钦安殿是座落在北京中轴子午线上唯一的道观。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堆秀山位于御花园北稍东部。明万历年十一年(1583年),在拆去的观花殿原址上,堆叠湖石成高约10米的假山。山正中洞门题为“堆秀”,山巅建御景亭。清代又在山间设喷泉石兽,为宫中现存唯一的水法设施。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万春亭在御花园东部,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亭重檐,上圆下方,合于“天圆地方”之说。东方与春季对应,故名万春,即天地长春之意。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浮碧亭位于御花园的东北,亭座落于石桥上,桥下有东西长的矩形水池,穿亭过桥即可到皇帝的书房摛藻堂前。亭始建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前檐抱厦系于清雍正十年(1732年)所添建。池中水引自护城河,池壁雕有石蟠首出水口,池中芙蓉出水,游鱼穿泳,为御花园的景色增添了清新活泼的情趣。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千秋亭在御花园西部,明嘉靖十五年(1536年)建。亭重檐,上圆下方,合于“天圆地方”之说。西方与秋季对应,故名千秋,即流传千古之意。千秋亭与花园东部的万春亭相呼应,造型相同,成为一对。两亭都精美绚丽,可称宫内最美的亭子之一。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神武门在紫禁城北面城垣正中,为禁城北门。门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玄武门,即以中国古代四方神中北方的玄武为名,清代,因避康熙皇帝玄烨名讳改“玄”字为“神”字。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故宫全景图(引自网络)

 

【原创】再游庄严绚丽的北京故宫

故宫平面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